电车之家

投稿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 » 主干部件 » 车架组件 » 正文

自卸车车架的静动态计算分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7-07   浏览次数:30
4.3 边界条件处理

本载重汽车为前悬钢板弹簧、后悬主副钢板弹簧的结构,整个车架上共安装了12个用于连接钢板弹簧的固定支座及吊耳。从中选取部分适当的约束点,施加x、y、z三个方向的相关约束,从而消除车架的刚体位移。对于所有焊缝处,则固体连接,作为整体考虑。

4.4 分析计算结果

4.4.1 应力、变形计算云图

工况一结果如图4、图5,工况二结果如图6、图7。工况三结果如图8、图9。

分析车架变形云图表明,在三种工况下,车架均表现为前后部分变形较小,中部变形较大,比较合理。因为车架前部与前桥以及转向梯形等转向机构联接,较小的变形可以有效地减小车架变形对汽车转向几何特性的影响。而车架后部与后轴联接,较小的变形有利于后轴的轴转向和保证整车的行驶稳定性。车架中部较大的变形则有利于改善车架整体的应力状况,并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

4.4.2 应力、变形计算结果:

计算结果见表1,车架受静载时的应力峰值为177 MPa,小于16MnL钢的屈服极限350 MPa和强度极限520 MPa,满足设计要求。在卸货状态下,车辆处于静止状态,最大应力值出现在举升缸支架处,但是也远小于材料的屈服极限,满足要求。弯扭联合工况下,应力与变形均比静载状况下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是依然在安全应力范围之内。

4.5 车架的模态分析

采用ANSYS软件中的子空间法进行模态分析,确定车架的振动特性,得到其固有频率和振型。

模态分析计算出了16阶模态的频率,从中得到1、2、3阶弯曲、扭转模态(见表2),符合模态分析的一般规律,并且低阶模态变形的峰值均不在静力分析应力较大处,故车架的可靠性比较高。




[ 行情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商机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车之家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车讯
相关行情
厂商动态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赞助商链接
网站首页 | 电车之家 | 投稿·分享 | 浙ICP备11010150号
Copyright ©2010-2022 zhev.com.cn 版权所有    网络实名:电车之家  中华电动汽车网    广告业务:138##1945##3466   
网络广告: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750472460  【企业交流群:31859161 9920404 85271546(满)】   邮箱:service#zhev.com.cn(请将#替换为@)
网监局网监局网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