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汽车发明的那一天起,它就和石油结下了不解之缘,油价也似乎夺得了决定汽车业生死的霸权。然而,新能源汽车指的不是使用传统的石油产品,而是使用其他形式的燃料来驱动发动机。化石燃料,包括石油和天然气的供应有限,而汽车之需求则相对无限。认识到这样的情况下,使用可持续再生的能源来开动我们的汽车成为人们的梦想。而电能则成为替代能源中的首选。电动汽车的梦也越来越真实,时风集团就是这个梦的实现者之一。
生产基础得天独厚
很多人知道时风集团是生产农用汽车的企业,但是有很少人知道时风集团还生产电动轿车。当记者得知时风集团生产电动汽车的消息时也是将信将疑,但看到厂房中整齐摆放的时风电动车成品时,才觉得小看了这位“农机老大”。时风集团生产电动汽车凭的决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凭借自己手中长时间积累的技术优势和时风人的 “汽车梦”。其掌门人刘义发曾表示“时风集团的未来目标是进入汽车行业,成长为百年企业。”而电动汽车的开发与生产则是时风人 “汽车梦”中最甜美的那一部分。
之所以说时风集团的条件得天独厚,是因为它在15年的农机生产过程中积累的雄厚的技术优势和投巨资装备的生产设备。在时风电动车生产厂的大院里有这样一句话让记者眼前一亮“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这正是时风集团1999年就制定了的战略,先后投入数10亿元进行了数次重大技改项目建设。据时风电动汽车厂的林厂长介绍“现在时风电动汽车的主要部件都是自主生产的,产品的装配技术也是现成的。虽然也有些小部件是协同件,但是时风自己的磨具也在研制过程中。”拥有28台大型冲压机的冲压中心,保证了驾驶室冲压的自主生产;投资数千万元的驾驶室、车身大型涂装线等等。都为时风电动汽车生产前有力的技术与设备保证。简单点说,每一辆时风电动车的品质都是一样的,都是经得起消费者的实际使用考验的。
电动汽车环保、实惠
正是长时间从事汽车行业记者的习惯,看到如此玲珑的电动汽车记者也忍不住试驾了一程。或许是记者对这款小车的期望太高,也许是记者之前多是试驾汽车的原因,结果并不想记者想象那样出色。但是作为刚刚起步的电动汽车生产者来说,能有这样的成绩已经是非常不错,与普通汽车的驾驶最不一样感觉就是这是一辆非常安静的“汽车”,根本听不到有任何的噪声,再一个与传统汽车不同的则是它在运行过程中绝对的零排放。无论从噪声污染还是尾气污染都可以通过任何条件严格的监测。
从运行成本来说,与普通的燃油汽车相比时风电动汽车的经济性是无法比拟的。林厂长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帐“按目前五毛五分钱的电价,这辆电动汽车每行驶一公里所需要的费用市五分钱,按每天行驶30公里计算,每天能节约10多元的油料费用。如果按每年燃油轿车和时风电动轿车同样行驶1万公里计算能节约4000多元的油料费用,当然还不包括燃油轿车的其它费用,在目前汽油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经济实惠更加明显。”即便是加上2年更换一次蓄电池的费用,也要比普通的燃油汽车节省不少的用车费用。
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虽然有如此这般经济、环保的优点,但是本着对本土企业负责的态度来评价它,时风电动汽车的不足也有不少。目前,这款车可以续航90公里左右,虽然基本上可以满足城区内的代步需求,但是想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中有所作为这是远远不够的,它的动力可以更强劲,就要不断地提升其电动机的工作效率,它的续航能力可以更长就要考虑行驶中的动力转换、它的操控可以更灵活可以增加驾驶操控部件的助力系统、它的驾乘空间可以更舒适就要考虑驾驶者的实际需要等等,当然将这些都可以做到的时候它的价格也可以叫得更高,而时风的品牌可以叫得更响,而这些则需要时风人作出卓绝的努力。
当然任何事物都要经历从无到有,从弱小的强盛的过程,时风电动汽车目前正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纵然会有诸多的问题,但问题是可以解决的。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就在时风电动汽车组装厂的旁边就是时风电动汽车的售后维修中心,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对于目标的态度是时风集团最大的财富,电动汽车作为长久的发展目标时风集团是认真的。
也正如时风企业文化中所说得“做好眼前的小事情,就会成就将来的大事情”。积跬步,以至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