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难以承受钢材等原材料成本大幅增加的压力,商用车行业在成本涨价浪潮中鼓足勇气地打了头阵,各商用车企业产品的价格纷纷上涨,幅度约在1000~10000元间。
然而,由于今年市场大环境不理想导致终端销量难以提升,而银根的收紧,用工成本的增加,厂家库存量的加大等不利因素使得商用车的经销商生存环境更加艰难。而汽车行业专家分析认为,由于去年市场的透支,今年商用车市场很可能将迎来负增长。
市场连连下滑低迷不振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刚刚出炉的全国商用车生产企业5月份销量排名中,排位前十的企业如东风公司、北汽福田、江淮、一汽、金杯股份、江铃、重汽、陕汽、重庆长安和长城等企业,5月销量分别为5.84万辆、5.58万辆、2.63万辆、2.11万辆、1.97万辆、1.55万辆、1.22万辆、1.19万辆、0.99万辆和0.95万辆。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主流商用车销量分别比4月份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上述前十位的商用车企业5月共销售商用车24.03万辆,占商用车销售总量的71%。
福田汽车营销公司总经理杨国涛表示,5月份,福田汽车实现销售汽车5.66万辆,同比下降5.3%,环比下降21.7%。而由于多个月来市场大环境不理想,1-5月份的福田累计生产也出现了较明显的下降趋势,前5月,福田车累计销售汽车30.70万辆,同比下降3.1%。
昨日,一家经销东风品牌全系列车的经销商称,与乘用车的低迷不振相比,商用车市场显得更为可怜。“整个市场销量下滑了一半左右,厂家压库的同时还要销量,经销商受伤甚比金融风暴。”该人士向记者诉苦,“去年每个月的销量基本能在100台以上,但今年从一季度到二季度,连续多月月销量仅有几十台”。
有关人士分析,造成今年商用车市场冷淡有多重原因:去年宏观经济调控宽松带来的市场开发较多,带动商用车销量明显走强。而今年银行多次加息,物价通涨压力增大,用工成本增加,均给商用车厂家及经销商环节带来较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