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汽协最新销量数据显示,9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3.8万辆,同比增长67.7%。当中,上汽通用五菱24386辆、比亚迪19048辆、特斯拉中国11329辆,分列新能源三强,蔚来、小鹏、威马、零跑等新势力车企较前几月均有大幅度上升,表现不错。但是在这些新能源车企都在新能源市场持续享受市场红利的面前,最先登陆资本市场的北汽新能源却不见了踪影,其销量还连续九个月下滑,甚至9月销量降幅还逼近八成,这其中到底是肿么了?
销量不断下滑 陷入“囧”境
2014-2015年,北汽新能源在新能源市场爆发带动下快速成长。2018年,北汽新能源累计销量超过15.8万辆,同比增长53%,2019年,对于北汽新能源而言算是辉煌的一年。这一年北汽EU系列、北汽EC系列两款车型可谓风生水起,北汽新能源销量也大有起色,并且已是北汽新能源连续位列中国纯电动汽车销量第一的第七个年头。但北汽新能源绝对想不到自己2020年会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领头羊跌入“深渊”。

进入2020年,北汽新能源销量狂跌不止。数据显示,自年初开始,北汽新能源销量出现断层式下滑,前9月累计销量仅20186辆,同比下跌78.57%,这个数据甚至比不上2019年6月份单月销量。同时,根据北汽新能源发布的销量数据显示,9月,北汽新能源销量为2245辆,同比下降77.57%,更惹人注目的是其9月的产量只有221辆。
此前,面对销量下滑北汽蓝谷的解释是“主要系新冠疫情影响”。但据乘联会公布的9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情况看,今年9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6万辆和13.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和67.7%。所以概括来讲,车市早已逐渐回暖,新能源市场也已转回正轨,北汽新能源依旧没有起色,产销数据依然持续走低,问题是出自本身的。
B端销量失速 高端根基不稳
从产品布局看,北汽新能源先后推出EH、EU、EX、EV、EC、LITE等六大系列十余款纯电动乘用车,覆盖微型车到中型车产品市场,其中北汽新能源EC系列自上市以来,销量表现的确不错,甚至于2018年还登榜新能源乘用车全年销量第一名,该款车型当年在北汽新能源全年销量中占比超过五成。随后EU系列取代了EC系列成为乘联会新能源乘用车全年销量第一,同样EU系列占比总销量六成以上。从2020年的销量数据看,北汽新能源EU销量占北汽新能源份额近七成。可以看出,从北汽的产品销量背后与EU、EC系列密不可分。

但可悲的是, 无论是EC系列亦或EU系列,基本都是以出租车、网约车等B端客户为主,资料显示,2019年北汽新能源15.06万辆销量中,约70%是销售B端。虽然在新能源车刚起步的阶段,B端有很大的市场,但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中,要来分一杯羹的人也会越来越多,并且近几年出行领域盈利难度加大,加上今年疫情影响,导致行业客户车辆采购需求下降。所以随着更多的搅局者加入与B端市场愈发饱,依靠出行市场主销的北汽新能源销量出现大幅下滑也在情理之中。

而当B端市场竞争越发越激烈时,北汽新能源才想到需要在C端开始布局,推出EU7作为尝试,但是由于前期北汽新能源对B端市场的“无法自拔”,EU、EC、EX等系列代号的产品已然成为C端消费者口中网约车的代名词,故此,EU7销量一直欠佳。

当然,北汽新能源在C端开始布局的产品不是只有EU7,在今年北京车展上,北汽新能源终于发布了在四年前推出的高端品牌ARCFOX的首款量产车纯电动SUV车型α-T,预售价格为25-33万元,将于10月24日正式上市。但是放眼现在这个市场来看,它的出现对北汽新能源明显起不到积极的作用。首先,从预售价格看,25万的起售价已经注定要与降价后的特斯拉Model 3正面硬刚,部分车型价格也与近期大热的小鹏P7、比亚迪汉车型重合,形成市场竞争。其次,细分领域下的ARCFOX α-T无论是品牌力、产品力还是产品技术等诸多层面,似乎都难以支撑北汽新能源打出市场认可的高端牌。

空调、电池等质量问题频发
对于北汽新能源而言,堪忧的不仅仅是销量、财务状况,在消费者眼中,质量问题频发看起来更为棘手。从汽车投诉网查询能看到,北汽EU车型在消费者日常使用的空调和电池上出现了大量的问题。
其中车主反映的空调问题具体为,无法调节温度,自动空调根本就是摆设,18度跟33度的效果是一样,手动也无法调节,在雨天行驶车内起雾时相当危险,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而在电池部分,一位消费者反映电池多次出现故障,且送4S店维修均不给予故障单,厂家至今未安排上门检测电池故障。这对于车主来说,无疑是非常寒心的,花了钱却得不到应有的售后服务。同时,还有不少网约车主表示,自己在购买北汽新能源EU5不到半年,其电池续航能力是十分堪忧,续航能力大幅度跳水,例如在电量还剩下30%时,仪表数据显示还可以行驶50km,实际上行使15km后便没电了,让很多车主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