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车圈最打脸的事,莫过于欧拉好猫的“芯片门”。一份信任的建立,可能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但是毁掉它可能就是一瞬间,显然,这种明目张胆的欺骗,早已经脱离了购车者能容忍的质量问题层面而上升至了道德瑕疵。
欧拉芯片门始末
11月中旬,欧拉车主质疑发现欧拉存在产品“名不符实”的情况,公司将之前宣传的8核处理器变成了4核处理器,芯片从高通变成了英特尔。更令购车者气愤的有媒体报道旗10月出口英国的车型,则使用的事高通8155。偷梁换柱,区别对待,欺骗自家人……这也是刷新了诚信缺失的最底线。
根据《电子工程专辑》发布的两款芯片对比显示,高通骁龙8155的官方售价是80-100美元,而英特尔AtomX5 E3940芯片仅为34美元。此外,两款芯片无论从CPU核心数、制造工艺和GPU算力等,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如果说欧拉有故意偷工减料节约成本之嫌,似乎有失公道,但在2021年车企普遍存在芯片短缺的情况下,为了不影响销量换芯并希望瞒天过海倒是并不委屈欧拉品牌。事件爆出后,舆论哗然,众多车主也加入到维权大军之中。
此次车企的正确做法,一定应该是对自己的错误进行诚意道歉。但遗憾的是,欧拉的第一份声明,竟是错上加错。
11月17日,欧拉汽车发表声明指出,此车主为友商所找的“水军”,通过这种方式故意黑欧拉汽车,公司法务部已在收集相关证据并报警。在事实证据确凿的情况下,欧拉负责人并未有任何道歉且甩锅车主,进一步将矛盾激化,维权队伍也在不断扩大。
紧接着,11月22日,欧拉汽车再次发表声明,公司所采用的芯片确实是英特尔,而非高通,并对今年12月31前订购欧拉汽车的车主,赠送7200元的权益包。而声明文字也是略显调侃态度,未对事件作出任何诚恳道歉,之后声明被删除。
12月6日,事件不断发酵之下,欧拉汽车也被央视财经公开点名,指出其玩文字游戏涉嫌欺诈。
12月9日,欧拉汽车第三次发布声明表示,针对欧拉官网对“咖啡智能车控系统”的宣传内容,给欧拉好猫车主带来的困扰,表示深切歉意,并提出了1000元充电权益等补偿措施。在情绪风口之上,又未得到欧拉汽车一个事实详实、态度明确的道歉,解决方案依然未得到大部分车主认可,很多购车者甚至开始寻求法律解决途径。至此,欧拉“芯片门”也陷入到拉锯战中,并无最后双方都认可的解决办法。
欧拉入围央视3.15并不委屈
之所以我们猜测此事件将入围央视3.15,实际理由有三。2022年3.15的维权年主题未“共促消费公平”,其中有一项内容就特别提到要围绕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开展消费监督活动,而2021年,欧拉汽车因为芯片门的投诉始终处于各大平台的首位。
其次,欧拉汽车的解决办法缺乏对问题本身深刻反省的诚意。尽管在最后给出的处理方案中给出了10000元充电权益可以折抵现金,但是附加条件是在2021年12月31日之前签订认同协议,否则无法得到相关补偿。
当车主在进入APP申请补偿权益时,发现《用户权益通知书》中出现这样一个条款:“为避免影响权益发放,请在签订协议起3天内,撤回投诉、举报、起诉,勾选同意即代表接受欧拉好猫配置宣传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
从中也不难看到,欧拉汽车平事的心态多过解决问题的诚恳态度。而对此,更多车主是希望依照消费者权益法寻求更合理的解决方案,不想草草接受“嗟来之食”。因此,欧拉的芯片门至今并未得以彻底解决和平息。那么这部分车主欲寻求央视3.15这一契机来解决问题,也便是情理之中。
再者,在芯片门依然沸沸扬扬的当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又有车主反馈欧拉好猫的蓝牙配置似乎也存在宣传与实物不符。在欧拉官网的宣传介绍中,欧拉好猫的车载蓝牙为5.0,但车主发现实际配置为蓝牙4.2。两者在传输速率、传输距离、功耗和兼容性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别。
而一位2021年9月1日订车、10月4日提车的车主在得知欧拉好猫的芯片问题后,今年1月向销售顾问要购车合同,合同内容上却已经注明其购买的车型使用的芯片为英特尔芯片。对于这位购车者而言,可能就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接受这个配置,拿不到任何补偿,要么拒绝签订合同,半年的等车空欢喜一场。
欧拉未来何去何从?
以上种种问题最终都指向一个核心,对于这场危机的处理,欧拉汽车是不及格的,而对于诚信本身、品牌意义的理解,也有待进一步提升。
而2月23日最新的消息显示,欧拉发布公告,称欧拉黑猫白猫停止接单,一是在芯片未彻底解决的情况下交付能力受限,加之原材料成本的上涨导致单车亏损,需要寻求更有效的解决办法。
欧拉品牌下有黑猫、白猫、好猫、好猫GT、iQ等五款在售车型,其中黑猫和白猫为入门车型,两车的售价区间为6.98-8.48万元和7.18-8.88万元,定位于A0级纯电车型。
众所周知,今年随着锂电池成本的飙升,对于入门级纯电车型而言,确实面临着生存压力,但这并不能成为虚假宣传的借口。事实上,在其他品牌中,减配事件也时有发生,但是都是提前履行的告知义务,给消费者以选择的权利,也并未引起风波,显然透明公开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再者,欧拉品牌的主要客户群体是女性消费者,而欧拉汽车在内在看不见的层面混淆宣传,似乎也是抓住了这部分群体大多为颜值控而非技术党这一漏洞,迅速激化了购车者情绪。
汽车市场从来不缺少选项,在2021年纯电市场爆发的元年,长城欧拉凭借颜值蹭了一波新能源的红利,但是我们看到,无论是长安、奇瑞还是比亚迪,在年轻人的纯电产品选择上,都在迅速推出自己的新品,所有,颜值能推动欧拉走多远,是值得商榷的。
写在最后
欧拉知错犯错,一错再错,心态背后反映的,首先是对产品本身的不自信,对产品“减配”后是否能得到消费者认可存疑。而在事情暴露后又转身以上帝视角,人为将品牌与购车者进行对立,一副强者姿态,而不是反省解决问题。所有,即便欧拉在此次事件中最终能平复危机,但是若不在企业思维上去改变,那么一个仅仅成立四年的品牌,又何以抵挡未来发展中可能遇到的更多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