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看来,从汽车产业发展的历史来看,每一次汽车技术和产品的重要突破,都是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密切配合的结果。但在此之前,中国汽车产业对零部件的关注度和投入度都很不足,致使我国汽车行业饱尝了零部件空心化的苦果。
面向未来,汽车零部件概念和范畴已发生诸多变化,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电机、电控、功率半导体,到网联化、智能化涉及的芯片、系统软件、计算平台、视频传感器、激光雷达、控制器、执行器件,到车载控制系统、高清地图、互联网通信、云控平台、AI算法等软硬件都成了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陈清泰指出,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是未来汽车发展的三大特征。要赢得这场汽车革命,必须超常规的重视电动化、网络化、智能化这三条供应链的建设。目标是做到在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可控。
与此同时,价值链也在迅速变化。软件将是未来汽车智能化的基础和竞争力的核心。
目前,未来汽车零部件的技术壁垒和体系壁垒尚未形成,一些技术路线还有选择余地,很多新技术还在开发之中,为中国零部件企业特别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可喜的是新型产业链涉及的信息化、网联化、人工智能等领域,都是近年来我国发展状况较好的领域。要抓住时机,针对那些短板和“卡脖子”的环节下大功夫,力争一项项突破,改变我国汽车零部件空心化的状况。
陈清泰表示,“目前,中国走向汽车强国的窗口期尚在,把握得好我们完全有可能成为一个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