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困扰、国际贸易争端加重、地域大势加速升温等客观因素影响,中国奢华车市场的潜力还能否被开释?
进入2022年,本以为,当这些乱象愈演愈烈,人们大宗消费的采办力普遍下降,奢华车的销量增速总会放缓,但7个月过去了,狗血的剧情不能不让人接管一个现实,无论是以品牌来论,还是用价格去权衡,各级市场的销量却不降反升。
仅是7月,乘联会的数据就在告诉我们,奢华车零售量为22万辆,同比增长14%的趋势,不但在说明,围绕上海两个月的市场停摆,逐渐在市场高速轮转中被忘记了。亦在用实际情况回应所有人,从传统汽车市场到新能源范畴,切勿小看中国人的采办力。

但此番布景下,有人热情高涨,就会有人落漠至极。
一边,身为传统豪强的BBA不用多说,对电动化的谨慎、对舆论分化的无视,都改变不了终端市场对它们趋之若鹜的现况。随着销量爬升,狂妄与偏见的锐化,更不会使之对中国市场低下高昂的头颅。
另一边,DS与讴歌的离场,英菲尼迪和捷豹的失意,却不能不让人抛出疑问,那些身在边沿的传统奢华品牌还有没有未来?
假如答案是必定的。相信同为这一阵营的捷尼赛思,在深感无奈之余,也会为自己一年前冒险进入中国的决议而懊恼不已吧。

理想的愿景,骨感的现实
确实,回首往年的数据,我们会发现,在乘联会的归类统计中,中国奢华车市场仍然连结了4.9%的同比增速,265.2万辆的全年累计销量,丝绝不见有任何有关该级市场下行的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