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大车企/品牌陆续公布10月销量成绩。从盖世汽车汇总的数据来看,该月,在6.9%的整体市场增幅下,各大车企表现参差不齐,一些车企跑赢大盘,甚至翻番上涨,另一些车企则状态不佳。
埃安“碾压”蔚小理,比亚迪继续“一超多强”
10月,自主阵营看点有点多。
首先是造车新势力大洗牌,小鹏几近腰斩,零跑没过万,蔚来虽破万但不及预期,蔚小理都没进前三。
这一变局暴露了部分品牌的产能问题。10月,蔚来位于合肥的两座整车工厂曾相继暂停生产,影响了该月生产和交付进度。零跑C01全面进入交付阶段,产能爬坡对整体交付节奏带来短期影响,致使其10月交付量下滑。
不过小鹏的表现大概率不是供应链的“锅”,尽管小鹏并未作出官方解释,但行业普遍认为,这与其市场竞品增多有关,另外其组织架构调整可能也带来了一定影响。
与上述品牌形成对比的是,AITO汽车成黑马,10月拿出12,018辆的交付数据,环比增长18%,尽管仍位列哪吒之后,但已甩开蔚小理挺进前三。
事实上,自今年3月开启交付后,问界M5就创下了新品牌单车型87天销量破万的最快纪录,问界M7上市后仅51天就开启交付,实现交付再提速。8月问界系列交付量首次过万,9月、10月延续向好势头。
当然,更厉害的是此前声称要把“蔚小理”变成“埃小蔚”的埃安,10月其销量再超3万辆,已然全面“碾压”蔚小理,就连黑马AITO汽车以及现在增长势头很猛的哪吒也被其甩在身后。
不过相对于蔚小理抑或是其他造车新势力,业内如今似乎更多将埃安与比亚迪做对比。
一方面,相对于旗下车型售价基本都在20万元以上的蔚小理,埃安的主力车型集中在10-20万的价格区间,与比亚迪当前热销车型的重合度较高。
另一方面,埃安强化电池、电驱等自主产业化布局的动作逐渐加大,所走路线也确实越来越靠近比亚迪。
从10月销量数据来看,二者增速也十分相近,埃安增长了149.2%,比亚迪增长了142.2%。不过从绝对数量上看,二者的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埃安10月销量为30,063辆,比亚迪10月销量为217,816辆,足足高出埃安6倍。
这其实不难理解,正如金角财经梦清在相关分析中所说,埃安在卖的车型,比亚迪都在卖,而且卖的都比埃安好。与此同时他还指出,埃安卖不过比亚迪,不光光是车型上的较量,也有产能上的不足。
据悉,埃安目前在用的生产基地有两个,其中第二工厂(埃安第二智造中心)于今年10月竣工投产,投产后埃安整体规划产能已经突破40万,在多班生产下产能最高可达60万。而比亚迪目前共布局了八大生产基地,如果顺利到今年底都能用,年产能将达到200万辆。其中差距显而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