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B]
当前位置: 电车之家> 资讯>市场评论>正文
 

1-7月座舱域控市场份额TOP10榜单出炉,本土供应商抢占前排

 
 
 
发布日期:2023-09-12  来源:盖世汽车  浏览量:1667  扫描到手机   关注公众号

 

1-7月座舱域控市场份额TOP10榜单出炉,本土供应商抢占前排

 

图片来源:魏牌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诺博科技虽然此次未能进入TOP10榜单,但装机量达到44,559套,与排在第十位的安波福差距并不大。

整体渗透率将持续提升,市场格局仍存变数

智能座舱渗透率正不断提升,且越来越多地向中低端车型延伸。

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统计整理,今年1-6月,60万以上区间车型智能座舱渗透率达到九成以上,50-60万区间渗透率达到85.7%,30-50万区间都在七成以上,30万以下车型渗透率也不低,10-30万区间渗透率达到六成左右,小于10万车型渗透率也接近三成

 

1-7月座舱域控市场份额TOP10榜单出炉,本土供应商抢占前排

 

盖世汽车认为,未来随着年轻购车群体的增加,将进一步推动智能座舱的发展。而随着座舱功能的愈发丰富,座舱域控的渗透率也势必持续上行。

那么问题来了,在此过程中,谁能拿下更多市场份额?目前我国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市场仍较分散,接下来市场集中度会越来越高吗?

对此,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师表示,目前国内座舱域控的渗透率刚突破10%,市场尚处于早期阶段,排名还是存在一定变数的。

他还指出,目前该领域的参与者主要是“主机厂自研+第三方代工”和“纯第三方”两大类,主机厂自研域控会是趋势,短期会带动第三方代工厂份额的提升,长期来看,第三方供应商的优势会更明显,既可以做产品的平台化的拓展适应不同定位的车型,同时也可以开放代工业务。

至于本土供应商和外资供应商,目前可以看到的是,两方针对座舱域控市场都在做更深入的布局,包括推动座舱域控走向“高性能化”、“本土化”,以抓住更多市场份额。

如今,基于电子电气架构的演进以及相关软硬件技术的提升,座舱逐步从单域向跨域融合方向演进,先是部分域之间的融合,再逐步聚合更多的功能域,最终形成舱驾一体化的中央计算模式。

目前,博世、采埃孚、伟世通、马瑞利、德赛西威、中科创达、均联智行、东软集团、亿咖通、博泰车联网等众多国内外供应商已着手相关布局。

盖世汽车注意到,马瑞利第四代座舱域控制平台 MInD-Xp、伟世通第四代SmartCore™座舱域控制器、德赛西威第四代座舱域控、车联天下智能座舱4.0、中科创达“E-Cockpit 7.0”等都基于高通8295芯片,而高通8295支持座舱和智驾的深度融合。

 

1-7月座舱域控市场份额TOP10榜单出炉,本土供应商抢占前排

 

“龍鷹一号” SmartCore™座舱域控制器方案;图片来源:芯擎科技

与此同时,很多企业也在推进“本土化”。举例来说,伟世通推出了基于芯擎科技“龍鷹一号”的“中国芯”SmartCore™座舱域控制器,车联天下也有基于芯驰科技X9系列方案的座舱域控制器。

本网转载的信息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有出处,如涉及图片或内容侵权等问题,请联系750472460#qq.com(#替换成@)删除。



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推荐

网站首页 | 电车之家 | 投稿·分享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1010150号 |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322号
   网络实名:电车之家  电动汽车网      
联系QQ: 750472460  4847967  【企业交流群:31859161 9920404 85271546(满)】   邮箱:service#zhev.com.cn(请将#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