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B]
当前位置: 电车之家> 资讯>企业新闻>正文
 

五大核心技术!揭秘骆驼iEV新能源低压辅助电池黑科技

 
 
 
发布日期:2024-04-23  来源:企业新闻  浏览量:1527  扫描到手机   关注公众号

不同车型在对蓄电池的使用要求上都有差异。比如,配备启停功能的车型,要求蓄电池具有强大的深度放电能力;新能源汽车上配备的低压电池,就需要充电接受性能高,使用寿命长的蓄电池。

国内知名的蓄电池品牌——骆驼,推出了专供新能源汽车的低压辅助电池。相比常规的汽车蓄电池,骆驼iEV新能源低压辅助电池运用了五大核心技术,在正极铅膏配方、负极配方、超低电阻隔膜、板栅、电解液五个方面实现突破。这五大核心技术将会给消费者带来怎样的用车体验,让我们来一一解析。

从电池结构来看,常用的铅酸蓄电池有正极板、负极板、隔板、壳体、电解液等组成部分。其中正、负极板主要由铅构成,负责储存蓄电池中的电能。高性能正级铅膏配方和固化工艺是骆驼的创新亮点,也是五大核心技术之一。它的作用是提高正极活性物质之间分子链连接,改善活性物质与板栅腐蚀层,减少界面内阻,提升导电性能,从而提升蓄电池过放电后回充性和循环寿命。

通过优化负极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配比,提升负极PbSO4充电转化效率,复合碳材料的添加,提升了负极内部晶体间的导电性能。经此技术升级后的骆驼iEV新能源低压辅助电池,其充电接受性能可以有效提升。超低电阻隔膜技术采用特殊配方及聚合物结构设计,在降低内阻的同时改善酸液流动,对电池的充电接受性能提升同样起到关键作用。

https://www.zhev.com.cn/file/upload/202404/23/14-24-57-51-4872.jpg

提升了充电接受性能,还要解决电池低温充电时间长、充电效率低的难题,这需要大幅度提高电池的深放电恢复能力和循环寿命。五大核心技术的另外两项则是改善这些问题的“利器”。

隔板由绝缘多孔材料构成,主要是防止正负极短路,并有助于防止极板表面活性物质的掉落及吸附贮存一定量的电解液。骆驼研发的高导集流板栅采用新型复合涂板技术,能提升铅膏结合力,缓解深放电正极活性物质软化速率,从而提升电池的循环使用寿命。电解液是蓄电池正负极之间活性物质转移的媒介,蓄电池充放电的环境基础。由骆驼自主研发的高性能复合电解液添加剂,提高了离子活性和导电性能,让电池的低温充电恢复能力极大提升。

目前,骆驼iEV新能源低压辅助电池有EFB+和AGM两大类、10多种不同型号。在2020-2023年间,骆驼集团研发的EFB+新能源汽车专用辅助电池已配套多款主流知名新能源汽车主机厂。AGM新能源汽车低压辅助电池成功配套多款主流高端新能源汽车车型。配合覆盖国内主要省市地区的11万多家服务终端网点,骆驼将以更优质的蓄电池产品、个性化的服务快速响应,为新能源车主排忧解难。

本网转载的信息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有出处,如涉及图片或内容侵权等问题,请联系750472460#qq.com(#替换成@)删除。


标签
电池

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推荐

网站首页 | 电车之家 | 投稿·分享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1010150号 |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322号
   网络实名:电车之家  电动汽车网      
联系QQ: 750472460  4847967  【企业交流群:31859161 9920404 85271546(满)】   邮箱:service#zhev.com.cn(请将#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