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B]
当前位置: 电车之家> 资讯>市场评论>正文
 

以一敌三碾压BBA,问界M9大定破20万酣战豪华车市场

 
 
 
发布日期:2024-12-26  浏览量:1800  扫描到手机   关注公众号

在全球智能化浪潮与消费升级的双重推动下,中国高端汽车市场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消费者对于豪华车型的期待,已经从传统的品牌溢价转向技术创新和智能体验。

2024年3月,麦肯锡发布的《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报告指出,80%的消费者表示价格战对其购车决策的积极影响有限,反而更加注重技术创新与智能体验。同年,J.D. Power发布的《中国汽车智能化体验研究》显示,中国汽车智能化创新指数从2023年的528分提升至550分,进一步印证了消费者对智能功能需求的持续增长。

在这样的背景下,鸿蒙智行脱颖而出,以硬核科技引领智能化趋势,用创新体验快速赢得消费者青睐。问界M9作为鸿蒙智行的旗舰产品,截至目前,累计大定突破20万台,连续8个月蝉联中国豪华市场5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冠军,打破以往由传统豪华品牌由BBA(奔驰、宝马、奥迪)长期主导的固有格局,开启高端汽车市场的新纪元。

图片1.png

科技筑基,打造技术稀缺性高地

问界M9能够在高端市场中一举夺魁,与其背后的华为赋能密不可分。鸿蒙智行为问界M9提供了“五大自主可控核心科技”,包括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车控和智能网联技术。

不同于传统豪华品牌依赖供应链体系堆料的方式,鸿蒙智行通过自主研发和全栈技术积累,为问界M9打造出“人无我有”的技术稀缺性。

图片2.png

通过这种垂直整合的技术路径,问界M9的智能化能力不仅代际领先,更难以被其他品牌复制。传统豪华品牌的竞争力更多依赖于外部供应链,而问界M9则通过技术自主可控,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核心领域构建起牢不可破的护城河。

华为在ICT领域深耕30余年,其技术积累已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通信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特别是在智能驾驶方面,华为早在10年前便开始布局,持续投入5000多名研发人员,专注于算法优化、传感器融合及驾驶场景的深入学习。除此之外,华为还在智能座舱、智能电动和智能车控等领域集中投入资源,全面提升问界M9的智能化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问界M9作为鸿蒙智行全栈科技的集大成之作,其商业模式也值得推崇。在当前汽车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环境下,问界M9并没有参与价格战,而是通过技术战、价值战和品质战赢得用户信赖。

图片3.png

相比以往豪华车品牌“堆配置”、“打价格”的竞争逻辑,问界M9用更高附加值的技术体验为用户创造真正的价值,树立了中国品牌高端化的新标杆。市场普遍认为,“买问界M9,就是买华为最强科技”,这是消费者对其技术价值的高度赞誉,也是其销量迅速攀升的重要原因。

用户至上,突破高端市场天花板

问界M9的成就不仅体现在销量上,更体现在用户体验和口碑上。与传统豪华品牌不同,问界M9以“Care NPS”(用户净推荐值)为核心目标,始终将用户满意度放在首位。华为车BU总裁余承东在内部管理中反复强调:不关注KPI,只关注用户体验价值。技术和创新的意义在于能为用户带来实实在在的增益,提升用户的实际满意度。

图片4.png

这种“以用户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为问界M9赢得了市场的广泛好评,也成为其销量和口碑齐飞的重要原因。

正因如此,问界M9的用户不仅是产品的购买者,更成为品牌的自发推广者。大量车主通过社交媒体分享问界M9的使用体验,形成了独特的“野生销售员”现象。无论是企业家、明星,还是普通消费者,问界M9都凭借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极致体验赢得了用户的高度好评。这种裂变式的传播模式,不仅大幅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更进一步推动了问界M9的销量增长。在中国汽车市场,这种现象级的用户推广模式尚属首次,充分彰显了问界M9的产品力和品牌力。

在问界M9背后,华为赋能的供应链优势功不可没。华为不仅为问界M9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还通过更高强度的测试验证标准、更全面的场景适配能力和更智能的整车研发流程,确保问界M9在每个细节上都经得起市场考验。这种技术与品质的双重保障,使问界M9在问世仅1年内,便迅速成为50万元以上豪华车市场的佼佼者。

问界M9的热销,不仅是单一车型的成功,更是中国汽车品牌整体向上的生动写照。在智能化与电动化的双重驱动下,中国汽车产业正在迎来高端化大周期。问界M9用代际领先的智能科技和更高附加值的用户体验,为整个行业树立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样本。未来,随着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及AI技术的进一步成熟,问界M9有望带动更多中国品牌崛起,为全球汽车市场注入更多“中国智造”的力量。

本网转载的信息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有出处,如涉及图片或内容侵权等问题,请联系750472460#qq.com(#替换成@)删除。


标签
问界M9

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推荐

网站首页 | 电车之家 | 投稿·分享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1010150号 |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322号
   网络实名:电车之家  电动汽车网      
联系QQ: 750472460  4847967  【企业交流群:31859161 9920404 85271546(满)】   邮箱:service#zhev.com.cn(请将#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