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奔驰首席执行官康林松(Ola Källenius)在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对当前中国车市的“内卷”现象表达了担忧。他指出,中国车市的竞争如同“达尔文式”的适者生存,100余家车企的激烈竞争和降价促销风气正在危害所有参与者。
这一观点不仅揭示了中国车市当前的困境,也引发了行业内外对市场竞争模式的广泛讨论。
康林松提到,中国车市的内卷现象主要表现为激烈的竞争和持续的降价促销。这种竞争模式不仅影响了奔驰等高端品牌的利润,也对整个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冲击。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奔驰、宝马、大众等德国汽车巨头的营收和利润都出现了明显下滑。其中,奔驰的营收同比下滑8.6%,税后净利润同比下滑55.8%,二季度净利润更是同比下滑68.7%。中国市场成为奔驰全球销量同比跌幅最大的区域。
激烈的竞争导致车企不得不通过降价促销来争夺市场份额,这直接导致了利润的大幅下滑。康林松指出,奔驰在中国市场的高档车型销售近年来持续疲软,加上内卷现象,给奔驰在中国车市造成了非常大的竞争压力。
为了争夺市场份额,部分车企不惜牺牲品牌形象,通过大规模促销维持高销量。这种策略虽然短期内可能增加销量,但长期来看会损害品牌的高端形象,影响消费者的信任度。
内卷式的竞争不仅影响了车企的利润,还可能导致市场进入恶性循环。部分车企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牺牲产品质量和服务,进一步影响消费者的体验和信任。
面对中国车市的内卷现象,康林松表示,奔驰不会不惜一切代价抢夺市场份额。他认为,通过大规模促销维持高销量的定价策略是错误的。奔驰将继续坚持价值底线,通过技术创新和提升用户体验来增强竞争力。此外,奔驰也在积极调整市场策略,如优化产品组合、提升售后服务等,以应对当前的市场挑战。
7月28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在京召开。会议指出,今年以来,我国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运行,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动能不断壮大,行业治理得到加强,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对于市场最为关注的“反内卷”话题,工业和信息化部在会议上明确表示,将巩固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综合整治成效,加强光伏等重点行业治理,以标准提升倒逼落后产能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