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称,比亚迪选择百度为其智能驾驶供应商,百度将向比亚迪提供行泊一体的ANP智驾产品与人机共驾地图。消息称,百度智驾团队已经提前进场配合比亚迪进行开发,不久将实现合作车型的量产。
虽然截至目前,谈擎说AI并未得到比亚迪百度双方对此消息的证实,但是自2015年比亚迪就无人驾驶与百度达成合作协议开始,双方的合作至今已经度过近7年长跑。
在这近7年的合作中,百度与比亚迪都经历了怎样的量变与质变?如果此次消息属实,那么百度与比亚迪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对于双方乃至整个汽车行业,又将意味着什么?都颇值得我们剖析一二。
比亚迪找到了“接腿”人?
2021年,是比亚迪突破销量近十年“原地杵”的关键一战,去年全年,比亚迪共销售汽车730093辆,其中单是新能源乘用车593745辆的成绩,就已经超过了比亚迪有史以来所有的年度销量。
如果用上汽的“身体灵魂论”来看,比亚迪为何要在终于突破销量瓶颈的一年后,立即把电气化时代的“灵魂”,交由别人打点?
谈擎说AI此前在《智能化:比亚迪的白月光,传统车企的朱砂痣》一文中就已经详细表述过,丰厚的制造技术储备,是比亚迪汽车工业革命中的健硕左腿,而先发优势不足的智能化实力,则是比亚迪的孱弱右腿。这似乎也是比亚迪在面对2021年“朽木逢春”式的销量增长时,未来还能否保持增长势头最大的隐忧之一。
谈擎说AI认为,其实2021年比亚迪销量能够迅猛增长,制胜法则似乎正是其属性点拉满的制造势能开始迸发。
一方面得益于电动汽车时代比亚迪几乎涉猎了整条汽车产业链,这就使其在2021这个全球汽车行业被“缺芯”问题困扰的一年,释放了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另一方面,面对特斯拉、蔚小理们的迅猛围剿,比亚迪在2020年及时甩出刀片电池这张王炸牌,2021年大量搭载了刀片电池的汽车也在一定程度上焕新这比亚迪的销量成绩。
虽然王传福在早前就说过,如果电动化是汽车革命的上半场,那么智能化就是下半场,但比亚迪似乎是在进入下半场的摸爬滚打中,有着些许彷徨。
比亚迪的这份智能化彷徨,也在与百度近7年的合作中,埋着一条若隐若现的草灰蛇线。
虽说早在2015年,百度比亚迪就在无人驾驶研发领域开展了合作,在当年12月百度成立自动驾驶事业部,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还成为了百度自动驾驶顾问。
但是到了2016年10月,双方合作的直观体现却是,比亚迪陆续交付为百度改装的无人驾驶实验车辆,在后续几年的合作中,比亚迪所体现的似乎一直都是整车制造供应商身份。
比亚迪智能化更深入地推进发生在2018年,一方面,双方当年宣布了百度地图汽车版覆盖比亚迪全系车型,另一方面,双方计划三年内实现自动驾驶车辆量产。
谈擎说AI认为,虽然比亚迪与百度进行了多年的合作,但是这对比亚迪智能化发展似乎并未起到太大帮助,一个很直观的体现就是比亚迪的智能化水平,还并未因为多年合作而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