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汽车是指甲醇为燃料的汽车。由于甲醇是低碳、含氧燃料,具有燃烧高效、排放清洁、可再生等特点,且常温常压下为液态,储、运、用较其他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更安全便捷,已经成为业界公认的新型清洁绿色能源。据了解,甲醇汽车与传统汽油车相比,能效提高约21%,二氧化碳排放减少约26%。李书福在提案中指出,在生产端,使用现代煤制甲醇技术与可再生能源制绿氢绿氧技术耦合,可实现甲醇生产过程零排放,而通过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与捕集CO2制取的“电甲醇”,以及由秸秆、城市垃圾废弃物制取的生物质甲醇,都属于绿色可再生甲醇。这种可再生甲醇的应用可以实现碳的平衡。
正是因为甲醇在生产端可以实现碳平衡,且甲醇汽车的排放较为清洁,因此李书福建议在我国全面推广应用甲醇汽车,同时将甲醇汽车纳入新能源汽车发展体系和管理范畴,给予甲醇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同样的政策支持,带动更多的企业投入甲醇汽车的研发。
推进新能源汽车纳入“碳交易”管理
现阶段,行业公认的汽车产业减碳的有效措施之一是加大新能源汽车对传统燃油车的替代效应,这一举措可以有效改善汽车使用环节的碳排放。相关数据显示,相对燃油车,新能源乘用车每年在使用阶段减少的碳排放约为1500万吨。
然而,因为汽车在生产制造环节产生的碳排放少,目前尚未纳入碳排放管理重点行业。据了解,国家已将发电、石化、钢铁、有色等行业纳入了碳排放重点管理对象,通过全国碳交易的市场化手段,使企业履行碳排放义务。如果能考虑新能源汽车在使用阶段对碳排放量减少的有效性,将其纳入碳排放重点管理行列,则可以利用碳交易手段鼓励更多整车厂积极转型生产新能源汽车。
全国人大代表、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图片来源:奇瑞汽车
基于此,全国人大代表、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在本届两会上提出了《加速推进新能源汽车纳入碳交易管理》的议案。该议案的具体建议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建议工信部等部委重点研究新能源汽车在使用阶段减少碳排放的效果,将它作为鼓励传统车厂转型新能源汽车生产的抓手,从而进一步扩大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
二、建议扩大碳交易行业范围,将汽车行业包括在内,让汽车企业参与CCER进入碳市场进行交易。
三、鼓励跨行业企业通过碳市场交易推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汽车行业将受惠跨行业碳交易得到转型新能源汽车生产的经济效益。
此外,全国人大代表、小米汽车创始人雷军也提议建设新能源汽车碳足迹核算体系。他指出:“完整、清晰、准确的碳足迹核算体系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低碳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对于我国汽车工业低碳发展工作来说,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碳足迹核算体系,支撑碳足迹精确管理、核算、认证以及核查,助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双碳’目标的实现。”
汽车产业低碳发展更需要政策助力
除了完善碳交易管理和碳足迹核算体系外,汽车行业减碳还离不开相关政策的引导。目前,为了鼓励汽车产业在产销端向新能源领域转型,国家已经实施了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和双积分政策。然而,在“双碳”目标的压力下,国家还需拿出更多切实可行的政策方案来全力支持汽车产业低碳发展。
正如全国人大代表、上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虹所言:“建立健全支持汽车产业低碳发展的政策措施,可以与现阶段实施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积分政策等有效衔接,进一步降低制造、流通、使用等环节的成本。”
陈虹建议,建立健全支持汽车产业低碳发展的政策措施可以从加大对新能源车使用端的支持力度着手,如完善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建设、提供充电电费优惠等,同时加强产业链布局与低碳技术研发创新。
在今年两会上,“双碳”成为各界代表热议的话题之一,除了以上提及的车企大佬外,其它领域的专家、学者等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建议,如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在与双碳相关的提案中建议推动建立全国碳排放统一大市场,尽快推出从碳排放的源头征收的碳排放税;全国政协常委、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也呼吁加快电力装备制造业参与碳排放权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