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如期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本届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其中在“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提到:
“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推动能源革命,确保能源供应,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有序减量替代,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推进大型风光电基地及其配套调节性电源规划建设,提升电网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建设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推进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节能降碳。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完善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政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自2020年我国提出“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后,“碳达峰、碳中和”在去年两会上被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有了更明确的要求,其中主推“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并重点关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减碳。
对汽车产业来说,由于其供应链较长,且能源端、技术端、用户端相互牵制,给汽车产业减碳带来极大挑战。目前,国家鼓励在落实碳达峰过程中推动能源革命,这无疑将进一步刺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提倡新能源汽车多技术路线并行
现阶段,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构成是纯电动汽车为主,混合动力汽车为辅。据公安部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了784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为640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1.63%。虽然纯电动汽车的普及是汽车产业减碳的重要措施之一,但由于目前我国使用的电能中很大比例来源于火电,这就造成了电动汽车的碳排放重点转移到了电池生产和电能供给方面。
近五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及渗透率 数据来源:中汽协,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整理
基于此,国务院一方面倡导能源革命,增加光伏和风电的使用比例,另一方面提倡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实行多种技术路线。比如,在去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就明确提出,要积极扩大电力、氢能、天然气、先进生物液体燃料等新能源、清洁能源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在本届“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提出了“关于推广应用甲醇汽车助力交通领域碳中和的建议”。这也是李书福关于甲醇汽车在两会上的第四次提案。
全国人大代表、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图片来源:吉利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