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联会统计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狭义乘用车产销量同比均呈现正增长态势,其中产量为149.2万辆,同比增长31.4%,批发销量为145.5万辆,同比增长26.9%。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今年2月狭义乘用车产销量同比走强,与春节假期提前和企业开工较早等因素有关。另外,在疫情反复和油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再次迎来高增长。数据显示,2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了31.7万辆,同比激增189.1%,与此同时,2月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达到了21.8%,较去年同期提升了13个百分点。
伴随2月狭义乘用车产销量的高增长,以及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升,2月狭义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前十的车企与之前相比出现了较大变化,其中变化最明显的是比亚迪借助新能源汽车迅猛增长的东风在排名上首次进入前三甲;另外,日系车企因缺芯经历长期的低迷后,2月回暖态势明显。
2月狭义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前十排名如下:

合资车企普遍回暖,南北大众依旧领先
入围2月狭义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排名前十的合资车企,仅上汽通用出现了0.8%的微跌,其它合资车企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态势,其中南北大众依旧位居榜单前列。
具体来看,一汽-大众2月销量达12.9万辆,同比增长6.8%;上汽大众2月销量为9.1万辆,同比激增79.4%。目前,一汽-大众得益于奥迪品牌的持续热销,总体表现较为稳健,而上汽大众在经历去年一整年的低迷后,今年开年呈现出较强的回暖态势。
据上汽集团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上汽大众累计销量为22万辆,同比增长61.9%。分析人士指出,上汽大众现阶段的高增长,一方面与ID.系列的稳步提升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主销车型如朗逸、帕萨特、途观等重回昔日热销常态有关。不过,也有另外一种观点认为,现阶段在芯片短缺、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影响下,不少热门紧俏车型均出现涨价或延期交付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部分刚需用户不得不转而购买其它同类产品,而大众品牌因在国内知名度高,保有客户基数大,因此很容易促成这类刚需客户购买大众品牌车型。今年1月,朗逸的批发销量达到了4.6万辆,其所瞄准的客户群体恰恰是有用车刚需的首购用户。

新朗逸,图片来源:上汽大众
在上汽大众强势回暖的同时,日系今年开年的表现也相对活跃了许多。继1月入围狭义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前十的日系车企仅东风日产和广汽丰田两家后,2月该榜单上出现了三家日系车企,分别为东风日产、一汽丰田和东风本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