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市场前景巨大,但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自主品牌。相对于传统汽车或许只是修改一下车身大小又或是左右舵的区别,新势力们产品出海却更加体现出智能化、电气化、网联化等等特点,所以它们需要在交互、导航、数据等层面都做出一系列改变。
要论新势力出海的拦路虎,首先在于对当地法规的适应。就拿理想汽车为例,其产品优势能力在智能交互层面,但是这个优势却限制了其在欧洲市场的发力。受限因素在于隐私监管、智能安全合规等问题,在此前的蔚来及其他中国新势力出海进程中,因欧洲法规对于互联网监管相对更严苛,汽车智能化的功能需要针对当地监管进行配适与调整。
新势力们出海除了要对当地法规进行透彻的理解,还需要在智能化功能的设计上更换更适合当地的供应商。例如,在智能座舱领域、车联网领域,及数据领域等,都需要进行合规化设计。包括在IC以及网络安全的层面,或用户隐私条款GDPR层面,都需要制定完善的方案。而这些方案都离不开两个要素——地理位置信息和位置服务。以蔚来为例,其进军欧洲市场就与北欧知名地图服务商HERE达成了合作,蔚来汽车的出海产品需要基于HERE提供的标精地图数据,整合欧洲地区动态充电站的数据,以此匹配欧洲用户的体验。
高精地图;图片来源:电动知识
制约新势力出海的另一大因素就是当地消费者的习惯。一个产品是否好卖,除了产品本身质量之外,其在当地的接受程度也至关重要。新势力造车有两大特点,即智能化与电气化。因为国外消费者多数不是重度移动互联网使用者,所以汽车智能化的优势并不能够得到展现,同样由于境外大多数国家地广人稀,对于充电桩的匹配,电池续航能力的忧虑也成为了掣肘新势力出海的重要原因。
除了外界存在的制约因素,造车新势力在国内本身也属于销量爬坡阶段,没有达到规模效益,所以在海外市场难以获得更多支持,但他们希望打造国际化品牌,敢为天下先的态度依旧值得肯定。对于它们而言,全面出海并非一蹴而就,如果大规模全体系落地,既需要在研发、生产与维修保养等环节大规模投入资金,也要像传统车企那样在时间的流逝中静待反馈。
什么是大航海时代?
2021年国产汽车出口猛增“威慑”全球,中国自主品牌的出口流向,正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向欧美等发达国家不断渗透。出口车型也从廉价低端车型,向着SUV与中高端轿车发展。这无疑给国人们注射了一针强心剂,在欢呼大航海时代来临之际,我们更需理性看待销量并不是万能药,光看销量而不看背后的逻辑就始终无法找到痛点,打开格局。
据中汽协数据,2021年我国出口新能源汽车31万辆,同比增长了3倍,不过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就特斯拉出口了16.3万辆,占整体销量的52%,由此可见本土新势力出海还处于起步阶段。
不过值得肯定的是汽车电气化、智能化的发展将成为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趋势,而这一趋势并非只有在中国市场上得以体现,自主品牌造车新势力的优势在于国内的电动智能汽车产业链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已具备先发优势。
汽车出海;图片来源:上汽集团
如果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那就义无反顾的走下去,因为前景始终是光明的,我们仍然需要肯定,新势力出海所带来的结果总体而言还是正向积极。在双碳战略与智能化浪潮的大背景下,随着欧7排放法规与自动驾驶的落地,将无限利好智能电动汽车。同时,新势力们正在不断打破自身与外在环境的壁垒,跨越山川大海,在未来可能引来新势力们集体冲向海外的小高潮。
新势力们的大航海时代可能会来的晚一些,但绝不会缺席。
对新势力出海你又有那些想法,点击本段,填写问卷,与我们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