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B]
当前位置: 电车之家> 资讯>基础设施>正文
 

成都:到2025年建成新能源充电桩16万个

 
 
 
发布日期:2022-05-09  来源:汽车之家  浏览量:2051  扫描到手机   关注公众号

关键词2:融合基础设施 建设城市智能化生产设施 加快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

任务目标: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城市治理、生产、生活、市政基础设施成效显著,建成一批智慧园区、智慧工厂、智慧医院、智慧校园,打造20个工业互联网优势平台,完成智能交通二期项目、启动三期建设,新增300公里车路协同示范道路,建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6万个。

《规划》提出,将通过深度部署工业互联网、建设智慧产业功能区、完善智慧物流设施,推进城市智能化生产设施建设。聚焦智能制造、医疗健康、智能网联汽车、航空航天等主要应用领域,实施产业功能区物联网全覆盖工程,推进智慧园区建设;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与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在工厂的集成应用,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构建“双机场”和国际铁路港智慧物流体系,加快推进天府国际机场货运管理智能一体化建设。推动无人仓储建设,打造无人配送快递网络。

在智能化交通设施建设方面,成都将完成智能交通二期建设,启动智能交通三期规划建设。推进“车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路网等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

在网络化能源设施建设方面,到2025年将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6万个。同时,适度有序规划建设加氢站,努力构建半小时加氢网络,形成布局合理、协同高效的天府氢走廊。

关键词3:创新基础设施 围绕重点产业搭建创新平台 布局一批前沿交叉研究平台

任务目标:到2025年,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取得突破进展,力争建设1个国家实验室(基地)、天府实验室正式运行,新建2个国家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个省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技术(产业、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

聚焦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规划》提出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天府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深化创新链与产业链协同发展。围绕数字经济、生物经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发展,成都将布局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和功能服务平台,积极创建国家级和省级技术(产业、制造业)创新中心。

成都将加快建设天府实验室,瞄准优势领域创建国家实验室,建好国家实验室成都基地,争取布局国家和省重点实验室。同时,积极布局一批前沿交叉研究平台。

“十四五”期间,成都还将完善数字经济创新基础设施。加快布局集成电路设计、测试公共平台,推进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国家“芯火”双创基地等加快建设。同时,布局一批软件开发测试公共平台,创建国家网络安全技术创新中心。

本网转载的信息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有出处,如涉及图片或内容侵权等问题,请联系750472460#qq.com(#替换成@)删除。



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推荐

网站首页 | 电车之家 | 投稿·分享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1010150号 |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322号
   网络实名:电车之家  电动汽车网      
联系QQ: 750472460  4847967  【企业交流群:31859161 9920404 85271546(满)】   邮箱:service#zhev.com.cn(请将#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