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红星新闻报道,近日,位于成都某小区的地下停车场发生火灾,4辆轿车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其中一辆为混动车,火灾发生时正在充电,其余三辆为燃油车。消防人员现场勘查后,初步判断火灾是由充电车辆所引起的。
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据混动车主介绍,购车后按正常申报流程安装的充电桩,由国家电网来装表、接线,并由4S店安装的充电桩,使用半年并未发现异常。
新能源汽车火灾并不是孤例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因充电、车辆问题等原因引起的自燃事件越来越频繁。根据国家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数据,2022年第一季度,新能源车引发的火灾事故共计640起,同比上升32%,高于交通工具火灾的平均增幅,相当于平均每天就有7辆新能源汽车在“燃烧”。
特锐德子公司特来电发现,在众多起火事故的原因中,动力电池自燃占比为31%,由于锂电池材料特性以及电池本身的质量问题,在充放电过程中电池容易发热,且随着能量密度的不断提高,热失控几率也呈大幅上升态势。
有研究发现,充电过程和充满电后的静置状态是着火事故发生的主要部分。与此同时,汽车碰撞会让电池组产生变形,导致电池隔膜被撕裂并发生内部短路,或因易燃电解质发生泄漏引发起火。
在新能源汽车正快速进入千家万户的关键时期,车企和各供应商们需要在满足人们需求的情况下,研究出更稳定的动力电池材料,同时也要逐步升级整车的BMS电池管理系统以及电池组外壳的强度,才能保证新能源汽车更安全、更持久的发展。
特来电有效解决社区充电安全问题
鉴于当前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的发展现状,社区需要在安全防护、监管措施、责任归属等多个维度,合理引入第三方充电服务企业,采用“统建统管”新模式,确保小区充电安全。
目前,多个城市正在通过由第三方机构统建统管的方式,在小区试点,探索解决充电基础设施不安全、难管理等问题。以成都为例,从2020年开始,特来电公司依靠充电网技术,在成都的多个小区成功落地,实现了小区充电设施的“统建统管”,有效解决了社区用户的充电难题。
在该模式下,第三方服务商可为用户提供手续办理、施工、安装、接电、调试、运营等全流程服务,用户不用再为电力负荷、安全成本、运营运维等问题担忧,服务商为充电设备购买公众责任险,保障社区安全。
以特来电为例,充电网小区解决方案通过将低功率直流充电终端与自主研发的安全充电管家串联起来,并通过负荷采集装置实现小区电力均衡分配、负荷智能调度、实时数据交互等功能,达到小区智能有序充电的目的。
特来电两层安全防护技术可以从“36个模型+36个维度”对车辆电池充电信息进行分析,实时守护充电安全,实现可监视、可预警、可控制、可追溯,24小时“在网、在线”保护汽车安全。
探索建立“统建统管”的新型居民区充电服务体系,对居民区充电设施进行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等意义重大。特来电充电网两层防护技术,能够通过先进的大数据技术,在充电过程中,分析车辆信息,及时监控车辆安全,充分保障了社区充电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