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北汽蓝谷发布公告称,公司2022年预计净亏损52亿元至58亿元,与2021年亏损基本持平。据计算,北汽蓝谷2020年-2022年的亏损就高达170亿元。
对于业绩预亏,北汽蓝谷给出原因:2022年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动力电池等零部件成本上涨,挤压公司利润空间;产品销量还处于快速提升期,规模效应不明显;为了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公司在技术研发、品牌渠道建设上持续投入,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
据了解,近两年来,受上游原材料价格大涨,动力电池的价格也水涨船高起来,车企盈利压力高企。数据统计,2020年至今,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从最低的2500元/吨,上涨到最高近60万元/吨。不过成本上涨,是所有车企当下都在面临的难题,为何北汽蓝谷亏损更加严重?
其罪魁祸首还是要落在因销量不佳成本无法摊薄的身上。北汽蓝谷旗下的北汽新能源和极狐两个新能源品牌的销量远未达成预期目标。数据显示,北汽蓝谷2022年全年累计销量为5.02万辆,同比增长92.06%,2022年销量目标达成率仅为 50%。其中,极狐汽车销量仅万辆,仅完成4万辆的全年销量目标的25%。相较于北汽蓝谷2018年的销量高点更是差了10万辆,不足当年的三分之一。
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给北汽蓝谷造成了极大的亏损。一方面,北汽蓝谷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为极狐打造了高质量的生产基地,其与麦格纳联手打造的镇江工厂,致力于将极狐汽车打造成一流高端电动化品牌。不过麦格纳工厂设计的年产能为 15 万辆,如今年产量仅有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