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B]
当前位置: 电车之家> 资讯>国内资讯>正文
 

2023汽车技术与装备发展论坛 | 中汽院欧阳博士:新场景下新能源汽车测评技术及标准研究

 
 
 
发布日期:2023-08-28  来源:盖世汽车  浏览量:1075  扫描到手机   关注公众号

其次是安全测试评价技术。第一,我们提出了整车状态下的动力电池大数据安全预警测试评价技术。通过建立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西南分中心平台,我们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区域内的新能源汽车开展持续性运行监控管理。同时建立了行业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故障数据库,构建了动力电池安全预警模型测试评价体系,助力企业安全预警能力的提升工作。第二,我们提出了整车状态下的动力电池抗机械滥用和电气绝缘测试评价技术。通过建立模拟车辆底部动力电池抗碰撞能力的测试方案,为整车级动力电池的机械滥用安全防护能力提供支撑。通过建立车辆底部碰撞后的整车涉水测试,评估动力电池底部碰撞后的电气安全和密封能力。第三,我们提出了整车状态下的多层级高压安全测试评价技术。通过建立“整车-系统/部件-高压配件”等多层级的高压安全性能测试方案,实现了对整车状态下的机械滥用、电缆用的安全防护评价。第四,我们提出了整车状态下的充电安全测试评价技术,建立了基于充电安全保障体系和要素分析的测评技术,重点关注充电过程中的电气安全和监控管理。第五,我们提出多层级的动力系统功能安全测试评价技术。建立了三电控制器HIL信号级测评能力、电机控制器HIL电功率级测评能力、整车五电机机械功率级测评能力以及在环模试验室和真实道路上的实车级测试评价能力。通过这些测评能力的构建,为整车功能安全测评和开发工作提供了大量的支撑。

三、特色标准开发

在标准开发方面,我们围绕企业的标准评价和产品评价提出了多项特色标准,赋能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企业标准评价方面,我们建立了企业标准“领跑者”系列的标准,建立了以《质量分级及“领跑者”评价要求 纯电动汽车》等4个重点领域、12个细分产品的评价能力,发布了22项团体标准,开展了58个整车、22个关键系统和零部件的企业标准评价工作,通过“领跑者”制度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实施,填补了现行法规标准在消费者应用场景缺失、量化评价和质量分级缺失等问题。

在产品能效评价方面,第一,我们发布了i-VISTA中国智能汽车指数智能能效分指数,通过“工况适应性、环境适应性、充电效能”三个维度实现车辆能量管理控制效果的评价。自2021年来,已累计发布了9款智能新能源汽车的能效测评结果,引导和推动了行业加快对“里程焦虑”问题的重视和解决。第二,我们发布了“电动汽车充电设备能效评价指标及试验规范”、“电动汽车用电驱动系统工况能效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纯电动汽车空调系统的能效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3项团体标准,建立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能效标识”制度,从系统和关键零部件的能效等级提升角度助推整车能效目标的达成。第三,我们发布了“纯电动乘用车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率的评价及试验方法”,该团标重点关注了制动安全边界内的制动控制策略追溯和制动效果综合评价。

在产品安全评价方面,第一,我们发布了“纯电动汽车底部抗碰撞能力要求及试验方法”,研究纯电动汽车整车场景下的动力电池抗机械滥用的安全性,充分考虑了底部碰撞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为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及企业产品开发提供重要支撑。第二,我们参与了公安部无锡市牵头的“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的国家标准编制,负责了其中的动力电池充电安全、OBD接口采集检验数据通讯协议。通过这个国家标准的开发,我们制定了以I站、M站为核心的线上线下检测模式,将单车与大数据相结合,聚焦车载状态下的动力电池寿命和安全风险等级检测方法的制定。第三,我们参与了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牵头的“纯电动汽车动力中断安全风险分析方法”的国标制定,负责纯电动汽车动力中断风险分析流程、动力中断故障致因分析流程的制定。

四、下一步展望

本网转载的信息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有出处,如涉及图片或内容侵权等问题,请联系750472460#qq.com(#替换成@)删除。



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推荐

网站首页 | 电车之家 | 投稿·分享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1010150号 |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322号
   网络实名:电车之家  电动汽车网      
联系QQ: 750472460  4847967  【企业交流群:31859161 9920404 85271546(满)】   邮箱:service#zhev.com.cn(请将#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