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结果似乎更像是“竹篮打水”,在2019年,知豆汽车走到了破产重整的境地。
*ST银亿押注新能源汽车
据统计,在知豆汽车自救期间,因知豆汽车而蒙受损失的企业,仅A股上市公司就有十余家。目前,知豆属于失信被执行人,其核心资产及其下属子公司知豆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及知豆电动汽车技术集成有限公司股权均已被质押给其原重整投资人南京知豆。
一时间,知豆在资本市场似乎几乎已无翻身的可能,直到身陷囹圄的*ST银亿出现。
据公开披露的信息,*ST银亿是银亿集团旗下重要的上市平台,原是宁波的一家地产公司,2011年通过借壳ST兰光上市;2016年开始布局汽车零部件领域。
发展中期,*ST银亿的“盘子”铺的很大,涉及房地产开发、销售代理、商业管理、物业管理、星级酒店、高端制造业等多个领域,下辖八十余家子公司,位列中国民企500强第61位。
盘根错节的业务下,也隐藏着危机。2018年12月,“15银亿01”债券发生违约,“银亿系”开启爆雷模式,*ST银亿到期未清偿债务逐渐增多,截至2020年提交重整申请,该公司逾期债务本金约37.02亿元;有息负债本金约99.57亿元。
2020年10月,嘉兴梓禾瑾芯股权投资合伙企业(简称“梓禾瑾芯”)出资32亿元成为*ST银亿重整投资人,但全部投资款直到今年1月才支付完毕。期间的2年,梓禾瑾芯曾多次未支付投资款而造成违约,就此可以看出,梓禾瑾芯的资金状况也不太理想。
至此,知豆、接手知豆的*ST银亿,以及接手*ST银亿的梓禾瑾芯,三方势力的情况已全部厘清。有业内人士认为,*ST银亿接手知豆就像是“破产者联盟”,梓禾瑾芯在没有完成*ST银亿的重整之前,贸然接手另一个“烂摊子”,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但站在*ST银亿的角度来看,早在2017年,将核心业务从房地产转移到汽车核心零部件制造后,切入新能源汽车赛道就已经成了既定的事实,毕竟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普及,传统汽车核心零部件制造也终将面临淘汰。
目前,*ST银亿的主营业务为汽车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动力总成系统的研发与生产。据了解,*ST银亿旗下比利时邦奇公司与Stellantis集团在2019年和2020年,曾先后成立两家合资公司,定向为其研发和生产新能源车型的混合动力总成系统。
这样看来,有了相关经验的支撑,*ST银亿以4亿元盘下知豆的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以及完整落成的新能源整车生产线和专业设备,不管后期是发展还是变卖,似乎都是一桩非常划算的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