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B]
当前位置: 电车之家> 资讯>国内资讯>正文
 

出行业务遭重创后,滴滴或将切换至造车赛道

 
 
 
发布日期:2022-03-21  来源:盖世汽车  浏览量:963  扫描到手机   关注公众号
亏损幅度加大,市值大幅缩水,促使滴滴不得不以裁员瘦身的方式实施自救。前不久,滴滴裁员计划被媒体曝光,其裁员范围涉及到网约车、两轮车、货运等出行相关业务,仅国际化部门和自动驾驶部门未涉及。一位业内分析人士表示,滴滴在巨幅亏损的情况下都没有放弃需要重金投入的自动驾驶部门,很大程度上是看好自动驾驶未来的发展前景及其盈利能力。

不过,随着智能电动汽车成为未来的主流,越来越多的整车厂加入到自动驾驶领域,在未来的汽车产品中使用自研的自动驾驶系统被传统车企视为将“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这就为第三方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和盈利能力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此种情况下,亲自下场造车,一方面能够将自研的自动驾驶技术很好地落地,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汽车软件部分的利润最大化。

分析人士指出,滴滴造车,有外部因素使然,但更多的还是基于其现有业务模式的调整,在主营业务共享出行因合规性问题发展受阻后,滴滴急需寻求其它盈利模式,而切入造车赛道,也有利于为滴滴从美股退市后顺利转入港股增加筹码。

联合国机智骏,滴滴造车欲发力C端市场

对于造车,滴滴近些年参与的项目并不少,或也因此积累了一些经验。公开资料显示, 早在2018年滴滴就与理想汽车达成了战略合作,双方共同投资4亿元创立了“桔电出行”,其中滴滴持股51%,理想汽车持股49%。合作达成后双方曾共同开发一款纯电MPV,专为滴滴部分业务量身定制,但该项目因其它原因停滞了。“桔电出行”项目搁置后,滴滴又寻求与比亚迪合作,由比亚迪代工生产了D1电动汽车。这款车是基于滴滴平台乘客和司机的需求而打造的针对网约车出行场景的产品,也是滴滴出行第一款定制化电动车。

 

出行业务遭重创后,滴滴或将切换至造车赛道

 

滴滴与比亚迪联合打造的D1电动车,图片来源:滴滴出行

从滴滴此前与整车厂合作的造车项目来看,其扮演的角色大都是数据信息的提供商,所切入的领域也仅仅局限在网约车场景中的定制化车型。如今,滴滴亲自下场造车,切入的除了B端市场,还有面向C端的乘用车。据知情人士透露,面向C端的产品C1项目将由滴滴元老级员工罗文负责,直接向滴滴CEO程维汇报。与此同时,报道称,为了尽快取得造车资质,滴滴有意收购新能源汽车厂商国机智骏。对于该消息,有网友在上证e互动上向国机汽车求证,得到的答复是“国机智骏正在同业内多家企业接触,寻求合适的战略投资者。”另外,国内媒体援引国机智骏内部人士消息称,滴滴收购国机智骏的可能性比较大,或许本月底就会有结果,目前员工都在等待后续安排。

 

出行业务遭重创后,滴滴或将切换至造车赛道

 

国机汽车回复网友的提问,图片来源:上证e互动平台

公开资料显示,国机智骏于2018年成立,由国机集团控股。2019年,国机智骏正式获得生产资质,随后在江西省赣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了年产能10万辆的生产基地。2019年4月,国机智骏在上海车展上发布了5款纯电动新车,覆盖轿车和SUV领域,其中的三款于2019年10月上市。乘联会统计的数据显示,自2019年新产品上市后,国机智骏旗下三款车型在2020年销售了4560辆,2021年销量下滑至1840辆,今年前两个月销量为63。从这一销量数据来看,国机智骏在造车新势力中正在被快速边缘化。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师指出,“对国机智骏来说,产品和研发停滞后,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工厂产能闲置,经营情况急转直下,这种情况下被收购或引入实力更强的投资者是最好的出路。”

然而,即便顺利收购有造车资质和造车能力的国机智骏,对滴滴来说,下场造车也并非易事。有分析人士指出,滴滴在B端市场和自动驾驶领域有一定经验积累和技术储备,但缺乏对整车设计、生产制造环节等方面的能力和经验,而国机智骏本身属于弱势车企,自身在设计、研发和核心技术方面的能力不足,两者联合短时间内很难推出有竞争力的C端产品。

另外,随着越来越多的传统跨国车企加速向新能源领域转型,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留给传统自主品牌和造车新势力的时间窗口期已所剩不多,而一个新品牌推向市场必然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磨合期才能被用户接受,这样的外部环境对任何一个此时切入造车赛道的新品牌来说都显得极为严峻。再进一步讲,在国家补贴完全退出后,国内新能源汽车将完全将由市场驱动,这个时候消费者选择的往往是有较强技术和产品背书的品牌,而滴滴完全切入造车赛道后,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恐怕是其面向C端的产品如何禁得起市场考验。

本网转载的信息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有出处,如涉及图片或内容侵权等问题,请联系750472460#qq.com(#替换成@)删除。


标签
滴滴

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推荐

网站首页 | 电车之家 | 投稿·分享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1010150号 |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322号
   网络实名:电车之家  电动汽车网      
联系QQ: 750472460  4847967  【企业交流群:31859161 9920404 85271546(满)】   邮箱:service#zhev.com.cn(请将#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