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奥迪长春新工厂的开工建设在本质上是为了增强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实力。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阶段时,与大多数跨国车企一样,奥迪通过调整、改造现有传统汽车生产生产线进行新能源车型的生产制造,那时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尚处在尝试阶段,产销量都相对较少。
当下,随着奥迪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布局不断扩大,其正式开启了基于PPE平台的纯电动车型项目,在中国建立新能源专属生产基地。全新的生产基地是奥迪在中国第一家仅生产纯电动车型的工厂,规划年产量将超过15万辆。
按照奥迪的相关规划,基于全新的生产基地,奥迪将打造中国市场专属的中型到全尺寸电动汽车,其中首批投产的PPE平台车型将是奥迪A6 e-tron和奥迪Q6 e-tron系列的三款车型。到2025年时,奥迪将在中国提供5款本土生产的纯电动车型,全球将提供约30款新能源汽车(包括超过20款纯电动车型)。
目前全球车企电动化转型已经进入到提速换挡期,奥迪在中国市场加速车型的推出和产能的增长,都将有利于奥迪向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整体转型,与此同时,这也更有利于奥迪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地位。
相关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三年中,奥迪在中国的销量分别为69万辆、72.63万辆、70.13万辆,在全球总销量中占比也维持在40%左右。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加速发展,奥迪在中国市场的格局将得到进一步的扩大,而这也是奥迪长春生产基地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3、作为奥迪在全球最先进的生产基地之一,长春新工厂不单单肩负着电动汽车的生产制造。在技术方面,这家新工厂在数字化技术和可持续方面都树立了全新的标准,并为未来的生产基地创造标杆。
据了解,新工厂中所有流程都将通过全新的信息技术架构实现智能互联,数字化工具从建设初期就投入使用,多种自动化设备包括约860台机器人、自动导引车、半自动起重机等,助力工厂持续提升效率。同时,奥迪长春工厂也是奥迪首次在欧洲以外的生产基地使用全面集成的智慧物流解决方案。
奥迪长春工厂不仅是一座智慧工厂,更是一座贯彻“零排放计划”的可持续生产基地。在这座工厂中,100%使用绿色电力,并通过工厂屋顶的光伏系统自行发电;在生产厂中安装膜生物反应器,实现水闭环管理,大幅提升用水回收率;在冲压车间中,铝废料实施材料闭环回收……
未来几乎在奥迪长春工厂生产的每一辆电动汽车,其诞生的每一步都是基于实现碳中和、水循环利用和高效资源回收等层面。这样看来,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项目的奠基,不仅将强化奥迪在新能源领域产品品牌影响力,也将为其实现碳中和提供强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