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新能源汽车下乡,下的究竟是哪里?
许海东解释到,早在去年新能源汽车下乡车型售价上限就已突破20万元,而下乡的受众也并未限制是否为农村居民,更多车型种类、更大价格区间也将为农村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
不可否认,农村市场需求更多仍聚焦在价格上。较短的出行半径、一周2-3次充电周期、无需多大的储物空间、更舒适的驾乘体验、更低廉的售价,从而满足优于两轮电动车,低于燃油车的出行需求,也正因此,10万元以内甚至更低售价的微小型电动车成为农村增量市场的主力军。
而正如许海东所言,面对拥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燃油车车主,在换购时,15万元以上拥有500km左右续航里程,且更丰富、舒适配置的新能源车型,亦为存量市场油换电提供了可能。
基础设施不能再拖后腿
想要释放5亿农村市场,仅靠汽车下乡远远不够,如国务院所提出的“部署加快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充电基础设施将是决定新能源汽车下乡能够成功的关键。
就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副秘书长仝宗旗透露,我国充电基础设施规模持续高速增长,截至2023年5月保有量达635.6万台。2023年截至5月增量已超2021年全年增量。他预测,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用电量会增长10倍,2030年接近5000亿度。
但县级以下公共桩总数占全国公共桩总数的9.45%,数量较少;县级以下公用桩总数占全国公用桩总数的9.65%,专用桩总数占全国专用桩总数的8.84%;县级以下直流桩总数占全国直流桩总数的11.67%,交流桩总数占全国交流桩总数的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