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汽车产品批量大,自动化程度高,客户个性化需求也大,大批量定制的方式越来越多。要选什么行业来做智能制造,要选批量大,要选原来自动化程度高的,要选原来管理基础好的,要选产品还没有到成熟周期走下坡路的,还要选这些产品客户个性化要求特别高的,这样搞智能制造才能见效,钱投下去值得。否则钱投进去生命周期都过了,搞智能制造根本白花钱。所以汽车的智能制造又是整个制造业推行智能制造的先行者,是个重要的战场。
从实际效果和现状来看,智能制造也是我们国家汽车智能制造发展比较好的领域。到目前为止,制造业已经实现了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的8000个,这8000个是工信部门各地报上来的数,工信部汇总以后的数,在电子标准院企业库里,质检的和咨询机构认证的,最后达到二级和二级以上的已经有16000家,2500个达到了二级以上水平,这是8000家里的,有209个水平较高。209个企业平均的数据,效率提高34%,研发周期缩短20%,不良品率平均下降27%,智能制造对制造业来讲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再从汽车70年发展来看,它始终没有廷布,从当年早期的燃油汽车,走到现在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始终往前走,所以完全有条件和基础做智能制造。而汽车行业智能工厂普及率也较高,按照电子标准院库里统计数据来看,按照行业来分,汽车行业达到二级和二级以上的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的占到36%,仅次于计算机电子,计算机电子要求自动化程度更高,所以它的普及率更高一点。
汽车实现智能制造,已经建了数字化工厂的有74个,刚才讲的209,汽车占到74个。广汽埃安等会要讲,不啰唆了。奥迪也是智能制造厂,从无人驾驶的运输系统、轻型机器人的应用、辅助装配、VR虚拟装配,都做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未来的汽车,今天上午很多专家都讲,它不是一个交通运输的工具,不是一个代步工具,它是个智能终端,它是一个非常大众的产品,所以它在数字中国的建设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将来的智能汽车也好,网联汽车也好。
装备制造业里,刚才我讲了汽车是装备制造业的组成部分,同时它又是装备在汽车里重要的应用。我们讲要制造大国变成制造强国,如果制造业里的汽车没有从大到强,从大国走到强国恐怕也是不稳的。
所以从这些方面来看,汽车还是制造强国建设和数字经济等等几个国家战略重要的交汇点。
三、汽车智能制造带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
这两个我无非要说明,汽车产业的智能制造能不能带动智能制造装备的发展,我的回答是能。那我们就要问带动了没有?首先智能制造装备是什么?把“智能制造装备”和“智能装备”加以区分,智能制造装备是用于智能制造的装备,还有很多装备部用于制造的,不列在智能制造装备里头。我列出来这一系列都是实现智能制造必不可少的装备。然后再加上工业软件,加上基础件,加上工业互联网,我认为就构建了智能制造底层的设备,我们在这个上面可以建自动化的智能生产线,建数字化车间,建智能工厂,再若干年把企业变成一个智慧企业。所以智能制造装备是智能化制造和实现智能制造一个重要的基础和关键。
我们国家的智能制造装备到底现在能不能支撑起汽车产业的智能制造?可以大部分支撑起来,小部分还支撑不起来。首先我看我们国家智能制造里两个重要的产品,一个数控机床,一个工业机器人。这两个产业到底发展的怎么样,以它们两个作为典型来分析。
这几年在智能制造推进的过程当中,这两个产业已经得到了比较好的发展,智能制造本身到底怎么来界定,现在3.2万亿口径的问题,有人可能不是,我这里就讲到3.2万亿。
首先看金属成形机床,成形机床现在营业收入到了1200亿,成形机床的产量到了35万台。金属切削机床营业收入到了1800亿,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将近70万台、80万台。工业机器人产量这几年有了快速提升,尤其是2021年,去年比2021年有一点提升,但增长速度不够高,销售额也提升。
有一个现象我们要重视,工业机器人产业要快速发展,看这个图,2021年有个快速增长,2022年稍微低一点。这里面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大体上都算了一下,2013年是26%,到2021年32%,从这两个年份来看,我们自主品牌机器人占有率提高了6个百分点,可是这几年的发展当中我们一直都在上下波动。国内市场需求量、市场容量机器人相当大了,我们国产自主品牌的也就三分之一不到一点,机器人应用的领域,汽车是个大用户,机器人密度,在做“十三五”机器人规划的时候,当时预计2020年我们机器人密度能到150就不错了,因为我们一直都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实际到了2020年,工业机器人密度到253,去年到了322,我估计机器人的密度到2025年还会提高,因为这几年机器人需求量很大。问题是自主品牌机器人市场占有率怎么提升。
看数控机床的主要应用领域,40%在汽车行业,机器人应用领域23%在汽车行业,第一是电子信息,电子信息里用的机器人是GALA(音)机器人用的比较多,多关节的机器人汽车用的多。我跑汽车厂的整车厂,焊装车间一看,三四百台基本全部是国外的,没有国产的机器人,我们也有国产机器人厂家来了,比较郁闷,汽车乘用车里焊装车间我们的机器人怎么能进去,这就是我们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在做临时专项的时候,当时做了两年的调研,也找了四个主要的应用领域:汽车、船舶、发电设备、航空航天,主要是航空,四个领域,把这四个行业要的产品列出来,一共57种产品,57种产品里又选了14个标志性的产品。临时专项完成了,机床产业怎么样,反正老百姓觉得机床产业不行,专家觉得还行,认识有差距。当年为什么临时专项把汽车作为第一个用户,二期建设的时候曾经机床行业支持二期的建设,二期的建设对机床是一个带动,所以在临时专项编制的时候,一直想让汽车产业对数控机床发展能够起到带动作用。我是临时专项编制方案的组长,编完了以后当时还是有信心的,能把高端机床满足率从8%提高到15%,现在不止了,执行下来以后还是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