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从目前的销售情况表现来看,小鹏G6也确实对得起“全村的希望”称号。有数据显示,小鹏G6正式发布后的前4日,全国订单量便达到了2.8万辆。
平安证券研究所提供的研报显示,小鹏G6的产品力在20-25万元价格带内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产品上市有望使小鹏重回增长。小鹏G6在SKU方面大幅精简,起售价相比预售价降低1.51万元,相比特斯拉ModelY低5.4万元,在下半年有望迅速上量,月销量水平有望达到8000-10000辆左右。
中金发布研报也认为,小鹏G6 20.99-27.69万的定价远超市场预期,凭借该车在产品竞争力和低价格的优势,有望迅速成为“20万到30万售价区间中最畅销的纯电SUV车型之一”。
这样的预测,也符合小鹏G6在销售端的表现。张东向盖世汽车表示,此前小鹏系列产品进店到订单的转化率并不高。“工作日偶尔有一两个客户来简单看看,并且停留时间也不是很长。”而近期,来咨询小鹏G6的客户增加不少,而且多数不是“水客”,而是实际看重这款车型的客户。
在具体销量上,张东还向盖世汽车透露了企业给出的数据。“据我们所知,小鹏G6上市至今,已经拿到了4万多个大订单。”中金研报甚至预测,小鹏预计下半年每月总销量可逐步爬升到1.5-2万辆的水平,并且销量的提升有利于小鹏汽车对企业现金流状况进行改善。
当然,也有观点认为,除了有效的订单转换之外,小鹏汽车维持增长势头及平稳提升产量的能力将会是小鹏G6逆袭的关键。小鹏汽车如果想要稳住势头,还需要多关注自己的产能情况,尽早将存量订单转化为交付数字。
交付依旧存在挑战
当然,小鹏G6销量势头向好之外,“交付”则成为悬在小鹏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从数据上来看,小鹏G6的面临的交付压力确实不小。数据显示,小鹏汽车7月销量11008辆,环比增长 27.7%,重回万辆规模的月销量。而对比官方公布的数据,7月份小鹏G6的累计交付仅为3900台。
也就是说,如果小鹏以2.5万的大订单来计算,小鹏G6交付完成比例仅为15.6%左右。这样的数据表现,说明小鹏汽车面临的交付压力也不小。
“如果你选择pro版本的车型,20多天就可以提车。如果选MAX版本,可能需要2个多月。”根据张东介绍,目前MAX版本车型搭载了激光雷达,在供应周期上会有些长,从而导致整车交付时间也会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