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小鹏G9产品不及预期,导致供应商货源挤压,双方发生了信任危机。”业内人士王民表示,由于小鹏G9销量低于预期,现小鹏G6也只好选择其他供应商。“比如,激光雷达选用的是速腾聚创的产品,不过因为小鹏对MAX版本预计比较保守,现在激光雷达产能一时难以跟上。”
按照现有的订单情况,小鹏G6 MAX版本占比约为70%,成为最受客户欢迎的车型。而激光雷达的产能偏低,便直接影响了小鹏G6的产能提升和交付周期。
也有观点表示,小鹏G6交付周期偏长,也可能是大压铸件产能受限。自从特斯拉Model Y将采用一体式压铸技术后,蔚来、小鹏等企业也纷纷跟进。其中,小鹏G6采用的就是一体式压铸技术。不过,目前一体化压铸技术投入成本高、工艺限制多,且极度考验生产现场的管理。
从目前来看,小鹏G6的产能何时能有效提升,前景还不明朗。根据盖世汽车在多家门店调查的情况,MAX版本车型交付周期基本在2个月左右。也就是说,目前下订单的客户,至少要到10月份之后,才能实现提车。较长的交付周期,对客户的积极性影响也不小。
面对交付问题,小鹏汽车也意识到严重性。何小鹏在财报会议中表示,小鹏G6产能爬坡动力不足,主要是因为MAX版本相关零部件准备的不充分。何小鹏表示,小鹏G6的目标会在四季度内单月交付量过万,在产供销规划中,小鹏汽车正在商定如何将这一目标分解实现。
盈亏平衡或到2025年?
8月18日,小鹏汽车发布最新财报。其中,小鹏汽车第二季度营收为50.6亿元,同比减少32%,环比增加25.5%;净亏损为28亿元,同比增加3.7%,环比增加20%。
值得一提的是,小鹏汽车二季度毛利率由一季度的1.7%下滑至-3.9%,而2022年同期毛利率还维持在10.9%的水平。其中,汽车毛利率由一季度的-2.5%下滑至-8.6%。有业内人士估算,按照平均单车售价 19 万元计算,小鹏汽车每卖出一台车就亏损1.7万元。
好在,一切都在持续向好之中。小鹏G6作为新晋爆款,核心问题并不在产品本身,而在供应链方面。何小鹏表示,小鹏G6在国内 20-30 万元级别的新能源 SUV 市场中,已成为最受瞩目的热销爆款,并且有望在四季度销量破万,以支撑长长难以有起色的销量。
小鹏汽车与大众汽车的战略合作,也让外界看到利好的前景。在财报电话会上,何小鹏强调,之后小鹏汽车将与大众集团不断深化合作关系,在下一代电动车平台、软件技术和供应链方面建立更强有力的战略协同,共享规模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