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B]
当前位置: 电车之家> 资讯>国内资讯>正文
 

探秘蜂巢“短刀”电池工厂

 
 
 
发布日期:2022-03-02  来源:电动汽车观察家  浏览量:913  扫描到手机   关注公众号
在叠片工序之后,叠好的极组要送去装配。在这两个工序衔接的物流段,蜂巢能源采用了业界首创的磁悬浮物流线。和传统的皮带物流线相比,磁悬浮物流线速度快达到3米/秒的速度,是业界一般水平——0.3米/秒的十倍,而且异物抑制率提升了80%。

图片

磁悬浮物流线

一方面是磁悬浮物流线没有传送摩擦,不会带来粉尘污染;另一方面,是蜂巢还采用了AI技术,来设置磁悬浮托盘的加速、减速,防止撞击。

叠片之后的极组,再经过热压、装配、注液、活化、老化、检测等环节就宣告完成。

“短刀”也就此诞生。

目前,方形电池越做越大已经成为潮流,因为能够提升能量密度,并且和底盘结合,部分作为结构件使用。很多企业也采用长薄形电芯,但是要么做不了那么长,要么良品率上不去。

蜂巢能源常州工厂二期的“短刀”产线,不仅能够将长达600mm的“短刀”生产出来,而且良品率也不错。

杨红新介绍,现在“短刀”产线还处在爬坡阶段,但良品率已经到85-90%的水平。“我们的目标是能够做到和传统的产品一样的水平——95%以上。”

02

硬科技成就智能制造

蜂巢能源“短刀”产线,不仅是全球最先进的电池生产线,也是智能制造的典范。

首先,这个产线应用了很多电池生产所需的高端装备。

最典型的就是超高速叠片机。在蜂巢能源一开始打出“叠时代”口号时,还是从韩国寻找先进的叠片技术和设备。但是二期即将启用的超高速刀片式电芯叠片机,就是蜂巢能源自己研发设计,委托设备厂加工的。

前面提到,这个叠片机叠片效率可以做到0.125s/片,超越普通卷绕工艺的效率,引领了全球叠片工艺的进步。

此外,在匀浆工序中,蜂巢采用了2300L大容量双行星搅拌设备。刘小安介绍,这个设备的单体容量在行业里是最大的,每罐浆料可生产纯电动车约10辆左右。

其次,这个产线大量应用了机器视觉,帮助实现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

“短刀”产线主要用了三种机器视觉设备:β射线检测系统、激光检测和CCD(影像)检测。

β射线检测和激光检测是对检测对象发出β射线或者激光,通过检测β射线衰减情况或者是激光反射数据,来分析、测量检测对象的厚度、大小、位置等数据。

而CCD检测,就如同给被检测对象拍了一张照片,然后将图像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再通过系统对信号进行运算,来判别被检测对象的特征。

蜂巢能源大量应用这些设备,来监测监测电芯生产品质。

比如在涂布工序上,蜂巢采用3套β射线在线面密度检测系统和2项CCD实时涂宽检测系统,来确保面密度的一致,以及涂布位置的准确性。

再比如,在辊压工序,蜂巢采用了实时在线激光测厚技术,帮助辊压厚度控制在±3微米以内。

还有,在模切工序上,蜂巢采用2套CCD检测极片的白点、黑点、划痕,以及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对于人眼不能看出来的问题,机器的视觉可以做到无论巨细,都一览无遗,帮助把控产品质量。

图片

叠片之前采用激光预定位

本网转载的信息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有出处,如涉及图片或内容侵权等问题,请联系750472460#qq.com(#替换成@)删除。


标签
电池

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推荐

网站首页 | 电车之家 | 投稿·分享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1010150号 |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322号
   网络实名:电车之家  电动汽车网      
联系QQ: 750472460  4847967  【企业交流群:31859161 9920404 85271546(满)】   邮箱:service#zhev.com.cn(请将#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