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巢能源亮相之时,打出“叠时代”旗号,要以叠片工艺打天下。从此,VDA电池,叠;MEB电池,也叠。
2021年蜂巢能源电池日,蜂巢宣布将其电池全系“短刀”化。所谓“短刀”,是薄长条形方壳电池,最长将近600mm。
这么长的电芯,叠起来很难对齐。还叠吗?
还叠。
而且速度还要提升,要能和大多数方壳电池厂的卷绕工艺PK。
真能做出来吗?
2月25日,我有机会走进蜂巢能源常州工厂二期的“短刀”产线,见证“短刀”生产的过程;此后,又和蜂巢能源董事长杨红新等高管交流电池的研发和生产。
“‘短刀’的产线和全球其他所有电池产线比,都是非常先进的……我们对产线非常有信心,能造出高质量的电池。”杨红新说。
在搞定第一代“短刀”的研发、生产之后,蜂巢能源还要在“短刀”上持续做文章:高比能的、高倍率的、材料更丰富的……都有布局,以应对国内外对手的持续出招。
像蜂巢能源这样的动力电池企业,很多人以为就是生产制造,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是,在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下,蜂巢能源研发无钴电池等新产品、研发应用叠片工艺、机器视觉、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都是全球科技前沿的拼争,也面向蓬勃发展的电池市场需求。
无论是研发还是生产,这都是妥妥的硬科技,也是支持蜂巢能源快速增长的核心动力。
01
“短刀”良率近90%
蜂巢能源2018年2月成立。首个工厂落地常州,2019年底一期就建成;2021年三季度,二期又建成投产。速度很快。
二期8GWh产能中,其中有一条是蜂巢能源特别看重的“短刀”产线。蜂巢希望用“短刀”品类,来兼容乘用车、商用车、储能等市场的需求。
蜂巢能源“短刀”电池
“短刀”绝对是蜂巢能源战略级别的产品。
和比亚迪的刀片电池相比,蜂巢能源的“短刀”也是长薄型铝壳电芯,但是长度较短,不到600mm,而比亚迪刀片长度可达960mm。
蜂巢能源认为,“短刀”有刀片电池的几乎所有长处:体积能量密度高、可以作为结构件做CTP,降低成本,易于散热,安全性好。
此外,由于它的长度还不是太长,能够适配80%以上的乘用车,包括和大众系推行的MEB模组相兼容,还适合做储能。另外,生产工艺也更好实现,做到更高的良品率。
这一切都是理论推导,2018年才成立的蜂巢能源,真的能将长达600mm的电芯做好吗?
任务落在蜂巢能源常州工厂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