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较上海,疫情对苏州的疫情主要集中于4月,苏州当月新能源汽车终端销量排名跌至22位,为3172辆。5月,苏州基本全面恢复正常生产,新能源汽车终端销量6932辆,排名和3月持平,为第7名。
苏州5月排名恢复疫情前水平,应也与全国新能源汽车生产受疫情影响有关。4月,长三角地区汽车供应紧张问题向全国汽车行业蔓延,导致多家车企产能受限。数据显示,四五月份新能源汽车终端销量过万的城市仅三四个。而3月前十名城市新能源汽车终端销量均过万,其中上海突破2万辆。
苏州是在2021年成为城市新能源汽车终端销量TOP10的常客。2020年时,苏州以1万辆排在13名。除苏州外,成都、佛山两城市经过一年多的发展,也实现了新能源汽车销量高倍数增长。成都今年前5月累计终端销量(5.5万辆)是2020年的3倍(1.8万辆)。佛山前5月累计终端销量达3.7万辆,是2020年的近十倍(0.41万辆)。两大城市排名也分别从当年的第8名、第29名跻身至第3名、第12名。

被挤下去的是柳州、北京。其中,柳州新能源汽车终端销量排名下滑最大,2020年时还以1.5万辆排名第9,而今年5月已跌至32名。北京从2020年第2名降至第5名。究其原因,与其他城市相比,北京、柳州等城市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慢了。如北京2021年新能源汽车终端销量为12.5万辆,同比增长113.6%,而同期的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增速均超2倍,成都、郑州等增幅超4倍,佛山更是高达7倍。
从各城市新能源汽车终端销量变化可知,新能源汽车逐渐从限购城市向一二线及以下城市辐射,助推新能源汽车市场大幅增长。
一线及以下城市崛起,私人消费市场扩大
2021年时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排名前100的城市中,近九成新能源汽车终端销量同比增幅超2倍。上海新能源汽车终端销量由2020年的6.5万辆暴增至24.1万辆,深圳、广州、杭州等也从数万增长至十几万。有部分城市同比增幅高达6倍甚至8倍。而且大部分城市超7成购车用户来自To C(私人消费市场)端。

进入2022年,油价持续上涨(已十连涨),目前多地95号油价破10元大关,促使部分消费者向电动车倾斜。有机构表示,高油价导致消费者转购电动车的影响比例达两成。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强势,中汽协数据显示,新能源乘用车1-5月累计终端销量达191.5万辆,同比增幅达113.4%,市占率超两成。
一线城市仍是新能源汽车终端销量增长的主力,今年一季度除上海外,其余18个城市均保持高位增长,其中成都、重庆、佛山等部分非限购城市同期增幅翻番,实现了万辆的突破。从非限购城市崛起可知,近年来在政策推动、配套设施逐步完善、车企入局丰富产品类别、消费者环保意识增强等多重因素驱动下,以往限购城市是新能源汽车消费主力的格局正在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