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以来的疫情,打乱了全国汽车行业的生产节奏,尤其是长三角地区元气大伤。盖世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四五月份城市新能源汽车(主要指乘用车)终端销量出现大变化,上海从一位跌出前50,苏州的经历更像“过山车”,近三月排名从第7跌至22再回升第7,而佛山、成都等城市排名上升明显。

图片来源:特斯拉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方面,密切关注汽车行业发展的会发现,不到两年时间,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大幅上升。2020年时,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还才5.8%,而到今年5月升至26%。这背后,除限购城市助力外,还有二线及以下城市的崛起,如温州、芜湖、柳州等城市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40%,甚至高于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可直观反应各城市一段时间内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由此可见,新能源乘用车私人消费市场正在从限购城市扩大至新一线及以下城市。有业内人士乐观预测,2022年全年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有望达到35%。
上海跌出前50,苏州恢复至疫前排名
5月城市新能源汽车终端销量排名中,上海跌出前50,苏州回升至第7位,而深圳继4月后再度荣登榜首,成都维持三位。
由于受疫情影响程度深,上海4月汽车终端销量(含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仅为1143辆,新能源汽车终端销量排名掉到百名开外。随着汽车产业复工复产,上海5月新能源汽车终端销量回升至51名,为1644辆。

要知道在疫情爆发前,上海一直稳居各城市新能源汽车终端销量一位,未掉出第一梯队。今年一季度,上海新能源汽车累计终端销量达5.4万辆,比第二名的深圳多1.6万辆。去年全年,上海新能源汽车终端销量为24.1万辆,比深圳多9万辆。随着6月后完全恢复生产生活,上海新能源汽车销量应该很快将重回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