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B]
当前位置: 电车之家> 资讯>国内资讯>正文
 

固态电池规模化“上车”就在明年

 
 
 
发布日期:2023-09-01  来源:盖世汽车  浏览量:776  扫描到手机   关注公众号

第二,固态电池的体系是平面少液的体系,液含量一定比液态电池要少,涉及起到浸润作用的液体需要到要解决界面阻抗到的地方,而不是到处都去。在液体界面浸润的方面有一些创新的工艺和设备,一是使得电池的一致性不劣于固态电池,二是电池里面加入能够减少内阻的手段,最终体现在整个电池层面。

全固态电池2027年量产可期

今年7月,在固态电池领域沉寂已久的丰田,突然对外宣称在固态电池技术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可以制造出充电10分钟续航里程1200公里的固态电池,并且体积、重量、价格较现有电池都可以减半,2027年之前推出安装新固态电池的电动汽车。

这一消息在动力电池领域引起巨震。当以上汽清陶为代表的国内企业在从液态到半固态再到固态这一路径不断探索之时,丰田直接将目标对准了固态电池,并给出了具体量产时间表。

 

稳了!固态电池规模化“上车”就在明年

 

对此,李峥表示,“这涉及到中国和日本在固态电池产业研发上的差别,从他们展示出来的数据和指标上是可信的,符合科学规律的。”他指出,日本在固态电池的开发规模化、产业化过程中是一个举国体制,相关政府的科技主导部门,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前瞻的制定了固态电池产业化的计划,整合日本国内比较知名的财团、整车、材料、电池的企业都参与到计划中。

相较之下,中国在固态电池的开发过程当中,起步晚虽晚,但具备产业规模大、产业链的完整程度好、市场规模大等优势。“基于中国的产业土壤,我们找到有中国特色的、能发挥出优势的路径,即量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这种逐步上台阶的方法,不断地结合制造能力的升级,产品应用的拓展,实现产业的迭代发展。”

李峥指出,任何技术、产品都是不断迭代升级的。“比如液态电池,从1991年索尼推出液态电池,当时的单体能量密度才80多瓦时/公斤,到现在进阶到接近300瓦时/公斤,也是不断升级的过程,固态电池也是一样,作为新的赛道,不可能某个时间节点一次性的推出完美的解决方案,也是通过推出一个产品,结合市场不断提高制造能力、材料性能,不断升级、提高性价比,最终实现更加远期的目标。”

本网转载的信息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有出处,如涉及图片或内容侵权等问题,请联系750472460#qq.com(#替换成@)删除。


标签
电池

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

 

热点文章

相关推荐

网站首页 | 电车之家 | 投稿·分享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1010150号 |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322号
   网络实名:电车之家  电动汽车网      
联系QQ: 750472460  4847967  【企业交流群:31859161 9920404 85271546(满)】   邮箱:service#zhev.com.cn(请将#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