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威马汽车的所有融资中,上海国资投资平台、上汽集团、腾讯投资、百度、红杉中国、红塔集团等明星企业都是座上宾。当时业内甚至预测威马汽车有望成为“科创板新能源第一股”。2021年,威马汽车的销量达到顶峰,累计交付汽车达4.4万辆,同比增长96.3%。
就是这样含着金汤匙的威马汽车,却迟迟叩不开上市的大门,科创板上市无疾而终,曾传出的美股、港股上市,最终也未能成功。
与此同时,威马汽车的经营也陷入了低谷。2022年威马全年总销量仅2.94万辆,同比下滑近3成。威马汽车披露的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威马汽车净亏损金额分别为41.45亿元、50.84亿元和82.06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达174亿元。
面对亏损,经销商被迫大面积退网,威马汽车也只能节衣缩食,其内部员工的工资都被打了5折或7折,年终奖也被取消。
为了融资续命,威马试图“借壳上市”,今年1月中旬,Apollo出行披露了一则重大收购事项公告,称公司拟以20.23亿美元(约137亿人民币)收购威马控股有限公司。
本次交易以换股的方式进行,Apollo出行将通过以每股0.55港元的价格向威马配发约288.25亿股。在完成此次收购后,威马汽车方面将持有311亿股Apollo出行股份,持股比例将从原来的23.67%增加到68.26%,成为Apollo出行的最大股东。
同日,沈晖在微博上发文称:“活下去,像牲口一样地活下去。”
不过随着Apollo出行的一纸公告,威马汽车想要靠上市融资活下去的梦也破碎了,接下来,威马汽车又该何去何从?
图片来源:威马汽车
只剩下出海这一条路
如今威马汽车已经自身难保。威马汽车及关联公司多次被股权冻结、被列为被执行人。据此前统计,威马汽车被冻结的股权已经超过百亿元。
另外,威马汽车的车主陷入了车坏没地方修的窘境。从去年年底开始,网上陆续有威马车主反映,威马服务中心无法提供维修服务。随后,上海市青浦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就发布消费警示称,威马汽车或经营异常,提醒消费者谨慎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