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eye on Tesla”
2010年,丰田用5000万美元拿到了特斯拉3%的股份,这笔钱对于丰田来说虽然只是毛毛雨,但是对于特斯拉来说,确是至关重要的一笔投资。这一商业行为让特斯拉有了强大的企业背书,对于特斯拉之后的估值、IPO上市等等一系列环节都至关重要。
对于丰田来讲,丰田着眼于技术层面的共享与学习,把重心放在了现有车型的电动化改造上。先是与特斯拉合作开发电动版RAV4,后续还有计划开发电动版雷克萨斯RX(参数|询价)。
彼时的丰田章男与马斯克,多少有一种英雄相惜的感觉。
但是,巨大的差异化,在起初就埋下了隐患。
对于特斯拉来讲,在合作之初,马斯克一门心思扑在Model S(参数|询价)上,那个时候Model X(参数|询价)也刚刚立项,就算造SUV,特斯拉也不能直接使用丰田既有车型来打造,因为思路不一样,结构差异太大了。比如在RAV4的驻车功能上,丰田认为控制成本优先,同时考虑可靠性等,所以优先使用传统的手刹或脚刹;而特斯拉认为,成本更高的电子驻车才更能够体现科技化。两家公司决策的对与错无从考量,但所体现的做事风格颇为明显。这就是明显的传统车企与新势力车企之间的思想矛盾。所以,特斯拉在丰田的资本和背书加持下,Model系列SUV车型的研发,还是靠自己。
对于丰田来讲,丰田最想得到特斯拉的,或许就是BMS(电池管理系统),但BMS也是特斯拉的生命源泉,彼时的特斯拉还没有完全开放技术专利,因此特斯拉拒绝向丰田提供。
随着特斯拉以专利开放为主导的各种做法,丰田也开始一步步卖掉原有的股份。2016年年底,丰田趁特斯拉股价高位之时,卖掉了剩下的所有股份。
时至今日,特斯拉已经成为全球纯电市场头号霸主,而比亚迪在今年也成为了特斯拉最强有力的竞争者。
2021年12月,丰田章男曾对外发布承诺,投资350亿美元,到2030年推出30款电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