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钠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2年)》,根据钠离子电池各潜在应用场景对电池的需求量进行测算,理论上,钠离子电池在100%渗透的情况下在2026年的市场空间可达到369.5GWh,其理论市场规模或将达到1500亿元。
钠离子电池凭借其优势在电动二轮车、低速电动车、储能、启停等应用场景具备较好的前景。
光大证券指出,目前钠离子电池仍然处于从0到1的过程中,应用场景有限,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锂价可能长期处于高位,钠离子电池应用场景可能会逐渐扩大。在目前产业化进度下,两轮车、A00/A0乘用车和户储/UPS/5G基站市场钠电有望实现对磷酸电池和铅酸电池的快速替代,大型储能领域由于钠离子电池循环寿命较短,体积能量密度较低,短期无法对磷酸铁锂电池形成强有力的冲击。2023年是钠离子电池量产的元年,而到2026年,整个产业链产值有望达到484亿元。
钠电市场前景广阔,正吸引越来越多参赛者聚焦。据电池网不完全统计,除了部分企业处于实验室阶段,已有多家企业抢先布局钠电领域产品并实现出货。
其中,电池制造领域:宁德时代、中科海钠、多氟多、鹏辉能源、同兴环保、华阳股份、传艺科技、圣阳股份、孚能科技、欣旺达、海四达、众钠能源、派能科技、悦钠新能源、为方能源、维科技术、立方新能源、百川股份等企业已有布局,部分已实现产线投产;
正极材料领域:容百科技、振华新材、七彩化学、当升科技、立方新能源、同兴环保、美联新材、钠创新能源、超钠新能源、传艺科技、格林美、众钠能源、道氏技术、华阳股份、湘潭电化等企业启动钠电正极材料建设,部分已实现供货钠电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