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慕尼黑国际车展(以下简称IAA)上,有两大现象引人注目。
一是中国企业的存在感非常强。数据显示,今年约41%的参展商来自亚洲,而其中中国制造商的数量增长了一倍多。咨询公司Capgemini Engineering的顾问Peter Fintl表示,“中国企业在IAA的大规模参展,代表着中国在向欧洲汽车制造商的腹地进军,这是欧洲本土企业不应低估的。”
二是丰田和现代起亚等日韩车企的缺席,使得中国和欧洲车企的正面对决更加明显。行业分析师认为,过去,IAA更多是德国汽车行业展示其强大地位的一次表演,而现在则是与中国车企间的一场激烈的“攻守战”。
中国生力军的进攻
IAA Mobility的数据显示,参加此次IAA的中国企业从2021年的29家增加到今年的75家,其中整车企业近十家,包括比亚迪、东风集团、上汽名爵、小鹏汽车、零跑汽车、合众汽车、赛力斯和阿维塔等均在车展上首发新车或者展示最新技术。
以比亚迪为例,比亚迪在本届IAA上展示了6款电动汽车和新技术,首次向欧洲观众展示了腾势汽车,同时,对应国内宋PLUS冠军版车型的比亚迪海豹U(Seal U)也首发亮相,将与特斯拉Model 3和大众集团的几款汽车直接竞争。
比亚迪德国慕尼黑车展产品发布会现场;图片来源:比亚迪
瑞银集团(UBS)对2022年款比亚迪海豹轿车的拆解发现,75%的零部件均是内部制造的。这一数字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也是比亚迪在寻求控制自己完全整合的供应链时获得成本优势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