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矿区自动驾驶领域,加上8月这笔融资,路凯智行已在今年短短半年内获得2轮融资。据了解,路凯智行CEO谢意也是岩石科技创始人,曾主导完成10款特种车辆无人驾驶及车控系统的落地。该公司团队核心成员也曾主导过一汽奔腾、长城、陕重汽10余款车型电子电气架构开发,具备线控改造经验;COO蒋先尧则主导了中国矿企在海外落地的第一座智慧矿山,拥有矿山生产管理经验等。
资本钟情动力电池产业链,功率器件板块整车身影频现
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上扬的过程中,相关的配套市场也随之站上风口,比如固态电池与钠离子电池,正在持续与锂电池角逐动力电池市场。
据盖世汽车不久前梳理,凭借热度,钠离子电池在今年以来已经公开披露至少36起融资,涉及20多家公司。资本源源不断的支持,也正不断加快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进程。EVTank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现有钠离子电池企业的合计规划产能已经达到275.8GWh,按照各企业的规划进度,全行业实现这一产能的时间节点将是在2025年年底。
同样被誉为动力电池下一个超级赛道的固态电池,在资本市场方面,也是个“香饽饽”。据业内不完全统计,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目前国内累计已有近10家固态电池制造领域相关企业共计获得超33轮融资。总体上,业界普遍认为半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转折点有望在2024年-2025年,全固态电池则将于2030年实现商业化应用。
另值得一提的是锂电池回收赛道,仅天能新材料一家就囊获了10亿元投资,实力不一般。据介绍,该公司为国内新能源动力电池行业龙头企业天能动力旗下的锂电回收板块主体,目前已具备年处理2.3万吨废旧动力锂离子电池梯级利用及绿色回收再利用能力,在建10.3万吨产能将于2024年逐步满产,废旧锂电池回收处理及再利用能力也将达到国内领先。
回到赛道本身来讲,这也是一个潜在的千亿蓝海市场。业界认为,电池回收将会是未来5-10年锂电产业链中成长最快的一环。事实上,若以动力电池平均使用寿命5-8年来计算,国内第一批投入市场的动力电池已面临退役。眼下,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已突破2000万辆,庞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所带来的确实是巨量的废旧锂电池。
功率器件、电驱动产业链方面,在投资者一栏,可以看到越来越多整车厂现身。无论是专注电驱动的马威Mavel,还是聚焦功率半导体与电控的臻驱科技,抑或是关注SiC功率器件的派恩杰半导体,背后分别有蔚来资本、沃尔沃汽车科技基金,以及东风汽车旗下直投平台东风资管“站台”。
图片来源:臻驱科技
盖世汽车此前也已分析过,伴随汽车电动化势不可挡,趋于高集成度、高电压、高功率密度的电驱动系统也成为了整车产品差异化竞争、技术自主可控需求以及确保供应链安全的关键部分,几乎所有主流车企都在持续加码,尤其是上游的功率器件/模块。
且为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动力性能,全球各大车企越来越将目光锁定在新一代碳化硅(SiC)功率元件,并陆续推出了多款搭载相应产品的高性能车型。随着越来越多车企开始在电驱系统中导入SiC技术,SiC功率器件的成长空间也将不断放大。
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数据统计,2023年整体SiC功率器件市场规模达22.8亿美元,年成长41.4%;预计2026年该市场规模可望达53.3亿美元,其中车用SiC功率器件市场规模将攀升至39.4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