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略的看,或许不同车企的全栈自研有不同的含义,从局部自研到某个领域的全栈自研,以及电动化、智能化软硬一体全方面的自研。但车企自研的好处很明显,提升开发效率,建立技术鱼池,帮助建立差异化优势,提高利润率等,是为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只是现实的是,并不是每个车企都可以实现垂直整合,全栈自研带来的研发成本的高涨与长远的降本增效、攫取利润难以平衡。全栈自研能否带来足够的销量,能否产生足够的利润?恐怕个中辛酸,车企也难与人言。
竞争加剧,车企全栈自研跑得快吗?
今年以来,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呈现出一种具象的卷,卷销量、卷落地、卷出海。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累计分别增长96.9%和93.4%,市场占有率达到25.6%。今年1-9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31.3万辆和627.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7%和37.5%,市场占有率达到29.8%。
市场的蓬勃发展在诸多车企的销量中可以体现。除销量爆表的比亚迪外,今年第三季度,蔚来共计交付新车55432台,同比增长达75.4%;小鹏汽车第三季度累计交付量达到40008台,环比增长了72%;理想汽车第三季度累计交付量为10.51万辆,同比增长296.3%;零跑累计交付44325台,环比增长30%,月均交付近1.5万台。
无法否认,销量增长的原因之一,肯定包含它们在技术方面的积累突破。但市场发展的另一面是,大家在价格、成本上大作文章,亏损之势,仍未得到遏制。
在一众深耕自研的新能源车企中,比亚迪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222.75亿元,同比增长57.75%,净利润213.67亿元,同比增长129.47%。其中,第三季度净利润为104.13亿元,同比增长82.16%。
而第三季度,零跑汽车实现营业收入56.56亿元,同比增长31.9%。零跑汽车单季毛利率转正为1.2%,不过,其三季度经营亏损仍超过10亿元。前三季度,零跑汽车合计经营亏损额度达33.5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