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国内初创企业更聚焦于B端市场。虽然起步相比国外玩家晚,但他们已陆续推出产品,并在加速落地量产。
PIX瞄准的场景主要是半封闭场景的无人驾驶物流小车,目前的国内订单已开始逐步交付,海外首台Robobus将于近期交付给西班牙的客户。随着美国新法规(允许自动驾驶汽车不带方向盘)的出台,PIX Moving计划在1-2年内,向全球交付1000辆Robobus。
『PIX Moving Robobus』
另一家悠跑科技是一家高速车滑板底盘的创业公司,2021年成立,拿到了博世的博源资本等投资。它的商业边界是不做C端品牌,定位tier0.5,在今年初发布了“UP超级底盘”和“UP SPACE超级舱体”两款产品,预计2023年进入量产阶段。
将滑板底盘技术推向了资本的风口浪尖的,还有汽车行业专家的预判。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曾表示看好滑板底盘技术。他认为,共用底盘能够大大缩短车型开发周期,车辆上车身也可以形状多变,满足消费者不同需求。
■滑板底盘夺车企躯壳?
虽然滑板底盘的热度不减,但业内也不乏质疑之声,争论最激烈的便是,谁会为滑板底盘买单?
要知道,在智能电动车赛道上,主机厂正不断在谋求主动权,推出纯电动车模块化平台,例如吉利的SEA浩瀚平台,上汽最新推出的星云纯电动平台,都是一种基于硬件层、系统层和生态层进行高度原创后的全生态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