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阶段,小鹏汽车把降本作为核心目标,“会和王凤英⼀起对标全球和中国车企最优秀的成本控制水平”,董事长何小鹏表示。
再看蔚来,上半年净亏损高达109.3亿元,同比下滑1.4倍,销量同比增速仅在7%。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董事长兼CEO李斌对此的解释是,“蔚来的产品迭代期间,销量低点很正常”。蔚来在研发及销售与管理成本两方面投入极大,上半年合计费用就超过110亿元,远超其他新势力。
从5大上市新势力上半年业绩表现来看,蔚来、小鹏、零跑离“上岸”仍有距离,至于恒大汽车已不被业内看好。理想汽车隐忧在于,随着新能源高端市场的竞争力越发激烈,加上特斯拉持续降价,都将对其市场地位造成冲击。
新能源盈利时代到来中
本期车企财报还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随着销量规模的持续扩大,新能源品牌盈利时代正在到来,甚至有望成为集团利润的新引擎。
比亚迪的成功最具代表性,自去年3月宣布全面禁售燃油车,“all in”新能源后,销量业绩持续上涨。去年,比亚迪新能源销量达到186万辆,赚了166亿元。今年上半年,比亚迪累计销量达到126万辆,助力净利润突破百亿。
盖世汽车研究院预计,比亚迪今年销量有望突破300万辆。随着各产品冠军版车型落地,比亚迪产品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同时,高端化多品牌布局加速落地,加上海外市场的驱动,民生证券预计,比亚迪2023年归母净利润可达到253亿元。
图片来源:比亚迪
不仅是比亚迪,今年来随着中国新能源市场渗透率提升,销量规模的持续扩大,其他新能源品牌也相继加入了盈利的队伍。
先是理想汽车,此前,盖世汽车研究院就曾做过预测,理想汽车年销量达到15万-20万辆,大概率能实现收支平衡。去年第四季度起,理想汽车月销量稳定在1.4万辆以上后,实现了扭亏为盈。如今,理想汽车月销量更是突破了3万辆。目前,理想汽车已连续三个季度实现盈利。
近日,又有一家新能源品牌加入盈利队伍。“我们6、7月份已实现盈利”,广汽埃安相关负责人对盖世汽车说道。今年上半年,埃安月销量持续扩大,从3月起稳定在4万辆以上。上半年,广汽埃安实现营业收入223.87亿元,同比增长约51.40%。
回看去年此时,因电池成本上涨,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还曾吐槽“给宁德时代打工”,并表示,目前除了特斯拉、比亚迪之外的新能源整车厂都是亏损的。不过一年,广汽埃安就成为了第三家盈利的中国新能源品牌,变成别人艳羡的对象。
比亚迪、理想汽车、广汽埃安三家新能源品牌能实现盈利或是净利上涨,一个共同的原因是销量规模在持续扩大。这既与自身品牌竞争力较强、产品市场定位精准有关,同时也是顺应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